什么是胃癌前疾病?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胃癌前疾病就是有可能发生胃癌的一类疾病,它不等于胃癌,但患者属于胃癌高危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胃镜,本文介绍胃癌前疾病。
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一跃”变成的,它是一个多步骤演变的过程,最常见的胃癌发生模式是: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临床上常把有可能演变为胃癌的疾病,称为“胃癌前疾病”。
慢性胃炎发展到萎缩性胃炎阶段,以后就有可能发展成胃癌,萎缩性胃炎就称为胃癌前疾病。除萎缩性胃炎以外,胃溃疡、残胃、胃息肉、疣状胃炎、巨大胃黏膜肥厚症等也有可能演变为胃癌,这些也是胃癌前疾病。
胃癌前疾病是指一大类胃部疾病,这些疾病若任其演变,部分有发展成胃癌的可能。
胃癌前疾病是胃癌发生前一般会经历的疾病,少数患者在10年左右会发生胃癌,它提醒人们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患有这些胃病的患者是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癌、早期治疗。
尤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吞咽困难、进行性消瘦、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报警症状的患者,更应高度警惕,需立即做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胃癌前疾病与胃癌前病变不是同一概念,胃癌前病变是指: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这是病理学上概念,这从细胞学角度向胃癌更近了一步。
常见的胃癌前疾病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最常见也是最重的胃癌前疾病,尤其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
40%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发生肠化生,而8%肠化生会演化为异型增生,而异型增生更会演化为胃癌。
有报道,对萎缩性胃炎病人随访10~20年,发现其中有5%~10%的病人发生了胃癌,而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很少发生胃癌。
荷兰研究表明10年之内有不到2%的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病例发展成胃癌,萎缩性胃炎五年随访期间,年癌变率为0.25% 。
2
胃溃疡
资料显示,有5%左右的胃溃疡患者可发展成胃癌,特别是胃溃疡病史较长、溃疡较大、中年以上的患者并发癌变的机会较大。
当胃溃疡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癌变几率也增高。
3
胃息肉
胃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最常见,是胃粘膜慢性炎症增生而形成,并非真正的肿瘤。但少数增生性息肉可发生异型增生或腺瘤性改变而发生癌变,癌变率一般不超过1%~2%!
腺瘤性息肉,是胃黏膜良性肿瘤,约占胃息肉的10%~25%,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其中,管状腺瘤癌变率达10%,绒毛状(乳头状)腺瘤癌变率达50%~70%,混合型腺瘤介于两者之间。
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很高;息肉直径大于2cm、广基息肉,癌变率也较高,必须高度重视,及时行胃镜下治疗,摘除息肉。
4
残胃
因良性胃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残留的胃,叫残胃。
残胃因胃内环境改变、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反流等原因,容易发生癌变,大多发生于手术10~15年之后,癌变几率1%左右。
胃恶性肿瘤手术后10年以上再发生的胃癌,也称为残胃癌。
5
疣状胃炎
疣状胃炎又称痘疹状胃炎,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慢性胃炎。胃镜下呈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病变以胃窦部多见,往往呈多个病灶。
部分疣状胃炎是炎症水肿引起,治疗3个月会消退,不会癌变;部分由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药物治疗只能使其表面糜烂愈合,但隆起不会消退,易反复发作,而易发生癌变。前者若治疗不彻底也会转变为后者,而有发生癌变可能。
有学者观察了82例疣状胃炎,随访1~5年,4例发生癌变,占4.88%,癌变时间为1~3年,平均21个月,均发生在原发病灶上。
6
巨大胃黏膜肥厚症
该病罕见,癌变率一般在10%~13%。
应当注意,胃癌前疾病不等于胃癌,也不一定会发展为胃癌,只是有发生胃癌可能,癌变几率各种疾病不同,而且,大多数经过治疗后能够好转或稳定,可防止病变进一步加重,防止癌变。
胃癌前疾病转变为胃癌是漫长的、逐渐演进的过程,是否转变为癌,这还取决于很多因素。患者不需要过分担忧,但要重视,应尽量去除胃癌的诱发因素,积极治疗,以防止癌变,并要定期胃镜随访,以早期发现胃癌早期治疗。
要重视胃癌前疾病!
作者:王伯军 来源:王伯军大夫谈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