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以“肠”治立久安——聚焦IBS-C的症状改善

2021-01-09 01: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以“肠”治立久安——聚焦IBS-C的症状改善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一种功能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在全球范围内,IBS大约影响着5%~20%人群,每年IBS的发病率在每10万人中约有196~260人,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年龄<50岁人群[1]。虽然IBS对患者本身不构成生命威胁,但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耗费大量的社会医疗资源,积极改善IBS患者的生活质量,正所谓“肠”治,才可得到久安。


IBS:基于症状的诊断分型与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诊断与治疗均基于患者症状的变化。

 

1. 由“症”而入



IBS的诊断需从症状入手,其并非为除外性诊断,而是依据患者的症状。根据我国2015年IBS专家共识,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症状多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频率和(或)性状]的改变,缺乏临床常规检查可发现的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2]

 

根据罗马Ⅳ标准,在IBS的诊断中去除了“腹部不适”这一说法,强调“腹痛”是诊断IBS的必需条件;并且调整了症状发生时间为“近3个月内平均发作至少每周1 d”,将“腹痛和(或)腹部不适在排便后改善”修改为“腹痛和排便相关”。这一修改主要基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从西方国家已有的资料推测,在诊断标准中删去“腹部不适”并不影响绝大多数IBS患者的诊断,但却不一定适用于亚洲国家,因此,我国专家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症状频度和严重程度未达到罗马Ⅳ标准的患者,可以按照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不必拘泥于是否完全符合罗马Ⅳ标准[3]

 

2. 依“症”分型



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将IBS分为四种亚型:便秘型IBS(IBS-C)、腹泻型IBS (IBS-D),混合型IBS(IBS-M),不定型IBS(IBS-U)。我国的一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C主导型可占IBS患者总数的27%[4]

 

IBS的分型并非一成不变,在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亚型之间的相互转化[5],这就需要医师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治疗效果,与患者保持沟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从“症”而出



IBS的治疗以症状改善作为目标。由于IBS目前没有可治愈的疗法,其主要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2项长期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充分的干预,患者腹痛和粪便性状等获得改善,短期内(1~3个月内)有85%的患者症状改善,有65%的患者在随访5年期间症状得以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6-7],故目前IBS的治疗强调以缓解整体症状作为治疗目标,而并非治愈。

 

所以,目前对于IBS-C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泻剂、纤维制剂、促动力药等,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便秘患者的粪便性状,增加排便次数,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以“症”评估并不简单



1. 这些症状值得警惕!



IBS-C的常见症状为便秘、腹痛。但对于以下患者需要警惕,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进一步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年龄>40岁、便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贫血、腹部包块、腹水、发热、体质量减轻、结直肠癌家族史[2]


2. 有这些症状也可能是IBS-C?



我国2015IBS共识[2]指出,便秘型IBS与功能性便秘有所不同,前者腹痛、腹部不适表现突出,且排便后腹痛症状改善。但根据罗马IV最新观点,不再强调将IBS、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功能性腹泻、功能性腹胀和(或)膨胀作为特定的疾病来看待,而是作为病理生理机制特征互相联系的症状谱,只是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症状数目、频度和严重度有差异。对于IBS-C和FC,即可将IBS-C和FC看成是同一疾病谱中2种不同表现[3]


此外,IBS常与功能性消化不良、GERD等重叠[2]。根据罗马Ⅲ标准诊断的IBS患者中,有31.5%患者同时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同样,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24.8%同时符合IBS的诊断;平均37.5%的IBS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症状。有症状重叠的IBS患者肠道症状更重[8]。诊断IBS并不排除对其他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充分认识IBS的重叠症状,全面诊断功能性胃肠病对患者的治疗更有帮助。


改善IBS-C整体症状的药物新选择



在确定患者IBS-C的诊断之后,针对其症状治疗是关键。传统使用的泻剂可能改善便秘症状,但是没法改善IBS-C腹痛、腹部不适症状。而促分泌剂是一类通过促进肠道分泌液体而改善IBS-C患者临床整体症状的药物,近年来逐渐展露头角,目前主要有三种促分泌剂:利那洛肽、普卡那肽和鲁比前列酮,前两种为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而后一种为氯离子通道激活剂。


利那洛肽(linaclotide)通过促进环磷酸鸟苷(cGMP)产生,在肠上皮细胞内cGMP可通过激活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增加肠道Cl-及HCO3-分泌,增加肠道内液体以及促进肠道传输;同时在细胞外可减少内脏传入痛觉神经的激活[9],从而改善IBS-C患者症状。美国FDA已批准用于治疗IBS-C,2018年的ACG指南[10],推荐其用于IBS-C的治疗(强烈推荐,高等证据质量)。2019年,利那洛肽已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成人IBS-C。


普卡那肽类似尿鸟苷素结构,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C调节肠道离子和体液的转运。该药物可促进肠道运输,并在粪便通过肠道时软化粪便,进而改善患者症状目前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IBS-C[3],2018年美国ACG指南[10]推荐其用于IBS-C的治疗(强烈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鲁比前列酮可选择性激活位于肠上皮细胞顶膜的2型氯离子通道,促进肠上皮细胞的Cl-分泌入肠腔,肠液分泌增加可疏松粪便,加快排便频率,改变粪便性状,减轻排便费力感。目前鲁比前列酮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18岁以上女性IBS-C患者[3],2018年美国ACG指南[10]推荐其用于IBS-C的治疗(强烈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总结


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反复发作的症状困扰着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诊断与治疗方面均离不开对于症状的有效判断。促肠道分泌制剂可有效促进肠道分泌,改善IBS-C患者整体症状,以实现“肠”治而立久安。



审批编号:CN-58907;有效期:2022年7月

内容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于洪波,李爱萍,戴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5):509-512,516.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 (2015年, 上海). 中华消化杂志 2016;36:299-312.

3.袁耀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进展专家会议纪要[J] .中华消化杂志,2019,39(3): 197-198.

4.尉秀清,陈旻湖,王锦辉,胡品津.广州市居民肠易激综合征及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8):517-520.

5.Penny KI, Smith GD, Ramsay D, Steinke DT, Kinnear M, Penman ID. An examination of subgroup classificat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tients over time: a prospective study. Int J Nurs Stud. 2008;45(12):1715-1720.

6.Harvey RF, Mauad EC, Brown AM. Prognosis in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5-year prospective study. Lancet. 1987;1(8539):963-965.

7.Ilnyckyj A, Graff LA, Blanchard JF, Bernstein CN. Therapeutic value of a gastroenterology consultat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3;17(7):871-880.

8.方秀才.我国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现状[J].中华消化杂志,2015,(7):438-440.

9.CastroJ, HarringtonAM, HughesPA, et al. Linaclotide inhibits colonic nociceptors and relieves abdominal pain via guanylate cyclase-C and extracellular cyclic guanosine 3’, 5’-monophosphate[J]. Gastroenterology, 2013,145(6):1334-1346.e1-11.

10.FORD A C, MOAYYEDI P, CHEY W D, et al.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monograph on manage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J]. Am J Gastroenterol, 2018, 113 ( Suppl 2): 1-18.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