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对话”专题 ? 最新推荐:利福昔明再治疗获AGA最新指南(草案)推荐
【关于“肝肠对话”专题】
共同的胚胎起源使肝脏与肠道保持着“天然的”密切关系,二者在解剖和生物学功能之间存在很多内在的联系。
肝脏和肠道经胆管、门静脉和体循环进行双向交流;
肝脏产物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屏障完整性,肠道因子调控肝脏的胆汁酸合成和糖脂代谢;
肝脏和肠道中的促炎性变化介导了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的发展。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能够分解代谢体内毒性物质并且阻止细菌代谢产物进入人体循环。肠道菌群失调的后果并不仅仅是出现肠道疾病[例如肠易激综合征(IBS)、炎症性肠病(IBD)等],还可能影响到其他脏器,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肝脏,其中肝硬化、脂肪肝与肠道微生物失衡密切相关。
1998年, “肠-肝轴”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而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研究成为热点,针对肠道微生态靶向治疗肝肠疾病的策略正在被临床广泛实践。
“消化界”携手阿尔法西格玛(北京)医药咨询有限公司特别打造了“肝肠对话”专题,专题主要聚焦肠道微生态与肝硬化、IBS的治疗进展。
【最新推荐】
利福昔明再治疗获AGA最新指南(草案)推荐
内容概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它对患者最主要的危害是腹痛、腹胀、腹部不适和排便障碍等主观痛苦感受,以及对生命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的影响。IBS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尚无法“治愈”?当前IBS的治疗已经从仅仅针对单个症状,过渡到关注整体症状的改善和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美国胃肠病学会正在对2014年版的IBS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在当前公布的草案中,一条有关利福昔明再治疗的新增推荐吸引了诸多关注。AGA 2019 IBS指南(草案):对于利福昔明初始治疗取得应答的腹泻型IBS,复发后推荐使用利福昔明再治疗(相对不进行药物治疗而言)。(强烈推荐;中等证据)是什么样的理由支持AGA做出这个新推荐呢?(进入专题查阅全文)
利福昔明治疗IBS的“真心话大冒险”
内容概要:你是否“动不动”就肚子不舒服,肚子疼、肚子胀、拉肚子或者便秘,但又查不出原因?那可要警惕是否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IBS)。我国普通人群IBS总体患病率为6.5%,估计一下我国有近1亿IBS患者。IBS不像肿瘤那样要人命,但发作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挺“要命”。IBS的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要目标,肠道非吸收抗生素利福昔明是重要的药物手段之一。就让我们来对利福昔明进行“灵魂拷问”,希望能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利福昔明在IBS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十大问题如下:⑴利福昔明和利福平是什么关系?⑵α晶型利福昔明和利福昔明有什么关系?
⑶利福昔明对什么细菌有效?⑷IBS和细菌有关系吗?⑸一种不“吸收”的药物为何能治疗IBS?⑹利福昔明真的有益生元作用吗?⑺肠易激吃“消炎药”,算不算抗生素滥用?⑻肠易激综合征用利福昔明治疗的效果怎样?⑼IBS用利福昔明治疗后还会复发吗?复发后怎么办?⑽利福昔明毕竟是抗生素,不担心耐药吗?(进入专题查看所有问题解答)
进入“肝肠对话”专题,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肝肠对话”专题进入方式
进入“消化界”微信公众号,点击底边栏“精彩内容”,选择进入“肝肠对话”;专题分为“肝硬化”和“IBS”两个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