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警惕!抗炎症性肠病药物引起的这些疾病!

2021-01-11 05: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警惕!抗炎症性肠病药物引起的这些疾病!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警惕抗炎症性肠病药物引起的相关性胰腺病变与呼吸道损害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消化道炎症和黏膜破坏为特征、异常免疫介导的非特异性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和未定型结肠炎(IC),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可累及全消化道外,也可出现肠外表现,几乎涉及所有器官和系统,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IBD治疗药物主要是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IBD药物相关性胰腺炎



治疗IBD的大多数药物如硫唑嘌呤、5-氨基水杨酸、柳氮磺吡啶、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可能与胰腺炎发病风险增高有关,可能与药物的直接毒性、高敏感性、继发高脂血症或高钙血症有关。IBD药物相关性胰腺炎通常在最初几周内出现,表现为轻度的临床病程,一旦停药会很快痊愈,也有在使用药物的4~6个月内发病,极少数在长期用药后诱发急性胰腺炎(AP)。


药物
临床特征
硫唑嘌呤
硫唑嘌呤是IBD治疗中诱发AP的最常见药物。通常发生在第1个月,且女性IBD患AP的风险更高。此外,吸烟是药物诱发AP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美沙拉秦
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可诱发胰腺炎,其诱发AP的风险是柳氮磺胺吡啶的7倍。美沙拉秦可能在用药开始后2d至2年诱发AP,大多数发生在用药6周内,临床改善通常出现在停药后4d内。
柳氮磺吡啶
柳氮磺吡啶诱发胰腺炎较为罕见,且其诱发的AP预后较差。
生物制剂
维得利珠单抗是一种α4β7整合素抑制剂,被批准用于中、重度IBD,其有诱发AP的报道。
其他
甲硝唑、糖皮质激素、脂肪乳等其他IBD治疗药物可能诱发胰腺炎。

若明确为IBD药物相关性胰腺炎,应立即停药,按照急AP、慢性胰腺炎(CP)等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IBD药物相关呼吸道损害



IBD治疗药物所致的呼吸道损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发热、咳嗽、胸痛、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支气管镜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肺纤维化,更有可能影响肺实质,若停药后呼吸系统症状迅速缓解表示多由药物引起。


药物
临床特征
5-氨基水杨酸制剂
5-氨基水杨酸制剂(包括柳氮磺吡啶)是IBD者常用药物,其较少引起肺损伤,最常引发间质性肺炎,也可引发嗜酸细胞性胸膜炎、嗜酸细胞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大多数用药2~6个月后出现呼吸道症状,且在停药后症状缓解。
免疫抑制剂
①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和环孢素为IBD 常用免疫抑制剂,由其所致的肺损伤虽不常见,但可引起直接的、严重的肺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用药1个月内还可引发间质性肺炎、慢性肺纤维化、肺水肿等。 
②甲氨蝶呤是IBD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其可引起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也可引起致死性肺损伤,早期可出现肺异常通气功能障碍。
生物制剂
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阿达木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制剂所致肺损伤主要为机会性感染,其发病机制为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最常见肺结核,还可引发肺孢子虫病和其他感染如球孢子菌病、曲霉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放射菌病、利斯特菌病等,少见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肺泡出血和间质性肺病等。

参考文献:

1.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规范共识意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4):263-265

2.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9):796-809

3. 郭晓钟.炎症性肠病相关性胰腺病变与炎症性肠病药物相关性胰腺炎[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4):217-219

4. 时永全等.炎症性肠病呼吸道受累与疾病本身还是治疗药物相关[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4):237-239



作者:高丽丽   来源:医学之声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