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8亿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很多人游走在胃癌

2021-01-16 04: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8亿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很多人游走在胃癌边缘却不自知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随着大众群体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体检越来越普及,

而体检报告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诊断,

也让大家禁不住上网问度娘,

幽门螺杆菌是个啥东西?

不查不要紧,

一查更害怕,

这货居然是胃癌的元凶!



“我是怎么感染的?”

“得了就会得胃癌吗?”

“没有症状,也需要治疗吗?”

“该怎么防治呢?”

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幽门螺杆菌。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人胃内的细菌,属于1类致癌物。人是Hp的唯一传染源。平时,Hp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经过口-口、胃-口、粪-口途径传播。


据统计,我国Hp的感染率高达50%~60%,数字惊人,这意味着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被感染。


为什么我国Hp感染率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Hp主要通过进食了被感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我国传统的聚餐模式是导致Hp高感染率的重要原因。


因此,一人感染,全家遭殃。



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癌吗?



那么,是不是感染了就一定会得胃癌呢?


令人庆幸的是,答案是否定的。研究表明,感染者中大约有1%的人最终会演变成胃癌,也就是说8亿感染者中,不加治疗的话,将有800万人成为胃癌候选人,这仍然是一个非常令人恐怖的数字!


有人要问了,要怎么区分自己是不是那1%呢?


Hp感染后的结局并不相同,有的人成了胃炎,而有的人就成了胃癌,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患者结局呢?


目前认为,患者感染后结局是Hp感染部位、毒力因子、患者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一、感染部位


现已证实Hp感染后会诱发慢性胃炎,并导致胃酸分泌的改变。感染的部位不同,引起的慢性胃炎在胃内的分布部位就会不同,对胃酸分泌的变化影响也不同,而胃酸分泌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Hp感染后的结局。


若Hp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底、胃体时,胃酸分泌就会减少,胃癌发生风险增加。当胃窦感染为主时,胃酸分泌就会增高,十二指肠溃疡发生风险增加。Hp感染后大多引起轻度全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大多无明显变化,只引起单纯慢性胃炎。


二、Hp菌株的毒力因子


Hp有许多毒力因子,目前研究发现,cag A阳性和空泡毒素表达强的Hp菌株为高毒菌株,反之则为Hp低毒菌株。Hp高毒菌株,与胃十二指肠溃疡、MALT淋巴瘤、胃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发生严重疾病的风险要比低毒菌株感染者高。Hp低毒菌株,毒力较低,感染后大多只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


虽然目前有方法检测不同毒力的Hp菌株,但即使Hp低毒菌株也有可能发生胃癌的,只不过风险比高毒菌株低一些而已。


三、遗传因素


患者的遗传因素也是影响Hp感染后结局的重要因素。例如,有些患者Hp感染后产生白介素-1,白介素-1可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影响Hp在胃内定植部位。白介素-1多,胃酸分泌少,Hp在胃体定植,引起胃体为主胃炎;白介素-1少,则胃酸分泌多,Hp主要在胃窦定植,引起胃窦为主胃炎。Hp感染后患者产生白介素-1的多少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四、环境因素


高盐饮食、吸烟等这些因素会促进胃体胃炎发生,增高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这就是影响胃癌发生的环境因素。


当然,感染Hp后是胃炎的患者也不要沾沾自喜,今天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能以后就会演变成萎缩/肠化生、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


因此,强调所有Hp感染者都要根除Hp,除非高龄老人、14岁以下儿童以及伴发恶性肿瘤、重要器官衰竭等存在抗衡因素的患者。



无症状的Hp感染者是“健康携带者”吗?



有人又问了,我虽然感染了,但是什么症状也没有,我需要治疗吗?


其实这类人的潜台词大多是,没症状就不要治疗了吧。


事实上70%的Hp感染者是没有症状的,这些人是不是“健康携带者”呢?


非也!事实上,所有Hp感染者都有慢性活动性胃炎,即使没有症状者也不排除已经发生了消化性溃疡、甚至早期胃癌可能。


Hp会分泌多种毒力因子,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并激发局部免疫炎症反应,引起胃黏膜炎症。研究证实Hp感染后都会引起急性胃炎,而Hp感染后难以自发清除,胃黏膜炎症会持续存在、活动,这就会100%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


而且对健康体检人群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病理进行分析也证实,无症状Hp感染者与有症状Hp感染者的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为什么这么多人没有症状呢?



这是因为患者症状与胃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有些胃病患者症状往往时有时无、轻微、反复间歇发生,症状发生可以间隔几周、几个月,患者常误以为进食不当所致。


而且患者症状有无、轻重除了与胃病严重程度相关以外,还与患者的敏感性、耐受性、心理因素等有很大关系。胃病严重者不一定会有症状,而症状严重者其胃病也不一定严重。


因此,醒醒吧,亲,你不是没有症状,你只是太“皮实”了。




感染了Hp可以根治吗?



令人开心的是,答案是肯定的!


Hp感染引起的胃炎叫“Hp相关胃炎”,而Hp长期感染,导致胃黏膜持续慢性炎症,其中20%~30%患者胃黏膜会发生萎缩、肠化生,这是胃癌前病变,进一步加重就会导致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胃癌。


大量研究证实,根除Hp可以逆转部分萎缩、肠化生,稳定病情,明显降低胃癌发病率;在萎缩肠化发生以前,根除Hp几乎可以防止极大多数胃癌发生。


根除Hp,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两种抗生素及铋剂,疗程一般为7~14天,根除率达90%以上,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四联治疗方案中的抗生素优先选择敏感抗生素,至少有一种是敏感抗生素,可提高根除成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不规范用药等因素导致Hp耐药率越来越高,即便共识推荐的治疗方案所包含的药物越来越多,Hp根除率仍然逐步下降,同时耐药菌在人群中进行传播,进一步降低了Hp的根除率。



因此,根除Hp需要注意,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时定量规范疗程用药,不然造成耐药,害人又害己!



根除了Hp就能预防胃癌吗?



早在2014年,全世界的医学专家在日本京都达成共识——预防和根除Hp感染,应该作为预防胃癌的首要手段。


在日本,通过根除Hp而达到了大幅度降低胃癌发病率的目的。


2013年2月21日,日本开始实施消灭胃癌计划,对12~20岁人群进行Hp筛查,并将慢性胃炎患者根除Hp治疗纳入医保范畴。实施该策略后,预期至2020年日本胃癌患者死亡率可下降约40%。


而我国最新出台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也建议所有成年人,只要没有抗衡因素,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根除治疗!


该《共识》认为:

Hp不是益生菌,是具有传染性的致病菌,根除之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


根据日本的经验,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


在浅表性胃炎或无症状阶段根除,受益最大,几乎可100%预防肠型胃癌;


根除Hp利大于弊;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对某些疾病呈正相关;


在根除方案的选择上,摒弃此前的标准三联疗法,推荐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


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检查并根除。



Hp根治后如何预防再次感染



根除Hp之后,虽然每年的再感染率不高(3%~5%),但是5~10年的叠加再感染发生率仍然不容忽视。


如何预防再次感染呢?


1.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Hp机会。


2.食物要经过高温:Hp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


3.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4.建议分餐: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5.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6.牙具定期换: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缓解口腔炎症,牙刷三个月换一次。



让我们远离Hp,远离胃癌!




来源:医学科普在线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