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疫情下的医周医事丨浙江萧山医院被砸了;

2021-02-05 02: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疫情下的医周医事丨浙江萧山医院被砸了;卞修武院士领衔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冠肺炎尸检报告出炉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医疗政策与医生医事

1. 北京新增确诊36例!沈阳2例!

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6月12日,北京新增6例本土病例,均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活动史,新发地市场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在当日北京市进行的农贸批发市场大排查中,5424份环境样本,新发地有40份核酸检测呈阳性;517名从业人员中,45人咽拭子阳性。6月13日0时至24时,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8例(北京36例,辽宁2例)。6月13日上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六十八次会议,会议指出,本市近日连续暴发确诊病例和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且都与新发地批发市场关联,北京已进入非常时期。


2. 浙江萧山医院被砸了

6月11日,浙江萧山医院门口,医院门诊大厅一楼多扇玻璃门被一名男子砸碎,现场无人敢阻拦。现场围观市民表示事件起因是由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死亡,家属伤心过度跟保安发生推搡争执。然后家属气愤至极砸了医院大门玻璃,所幸的是无人员受伤,目前具体原因也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在萧山医院门口更是有人跪地,手里高举一块牌子,上面歪歪扭扭写道“萧山医院还孩子命来”。 据医务科工作人员称,对于新生儿死亡,考虑多个原因:脐带绕颈、持续性枕后位以及胎盘一根血管断裂。据医务科回应,6月11日上午,家属已经要求所有病例封存调查,目前公安部门已介入处理。



来源:弗雷塞斯


3. 四川捐精补贴最多五千元,捐献者免费冷冻自体精液 30 年

6月9日,四川省人类精子库主任李福平介绍,截至2019年底,该单位累计筛查捐精志愿者5370人,合格纳入957人,合格率低于20%,远低于北上广精子库数据。据悉,志愿者捐精需要符合的条件有:22~45周岁、高中以上学历、身高 1.65 m以上、近视600度以下等。第一次到访需携带身份证、学历证明并禁欲3~7天。每位志愿者只能向同一精子库捐献一次,捐献的精子最多只能供5个家庭使用。李福平表示,四川省的捐精群体以大学生为主,但目前精子的供给十分紧张。目前,四川省人类精子库正在提高捐精福利,包括向成功捐献的志愿者发放最高五千元的补贴、免费冷冻自体精液 30 年、四川省内报销往返动车车票等。



来源:澎湃新闻


4.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延期

6月1日,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延期举行 2020 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知》,2020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延期至 9月12~15日举行。此前,国家卫健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已于 4月21日发布通知,2020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时间延后至 7月10日举行,医学综合考试时间安排不变。



来源:全国护士资格考试委员会


5.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被《中国药典》除名

6 月 5 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属所有种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最新出版的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穿山甲鳞片未被继续收载。《中国药典》2020 版编制大纲中说明,野生资源枯竭的品种将从药典退出。中华中医药学会主任王承德说,穿山甲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可以用许多药物替代。取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药用标准此前也有先例,1993 年,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提出,禁止进行犀牛角和虎骨相关的一切贸易活动。禁令施行后,多用水牛角和豹骨代替。



来源:健康时报


6. 兰州杀医案被告人一审获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6月5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对杨某某杀医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决被告人杨某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9年10月22日,被告人杨某某持事先准备好的匕首等凶器,在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楼肛肠科诊室内,向正在坐诊的被害人冯某某胸部、腹部等部位连续捅刺二十余刀,冯某某虽经及时抢救但因伤势严重死亡。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杨某某不能理性对待自身疾病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迁怒于治疗医生,经过预谋策划后持械故意杀害医生,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杨某某在公共诊疗场所公然杀医泄愤,主观恶性深,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罪行极其严重,虽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但拒不认罪、悔罪,不足以对其从宽处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来源: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新冠病毒研究新进展

1. IFN-λ成为新冠肺炎治疗的新途径

6月11日,美国哈佛医学院Ivan Zanoni团队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Type III interferons disrupt the lung epithelial barrier upon viral recognition”的研究论文,评估了III型干扰素(IFN-λ)如何促进RNA病毒诱导的发病机理。该研究报道IFN-λ存在于COVID-19患者的下呼吸道中,但不存在于上呼吸道中。在小鼠中,研究人员证明了肺树突状细胞响应合成病毒RNA产生的IFN-λ会诱导屏障损伤,从而导致对致死性细菌超级感染的易感性。


另外,6月11日,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Andreas Wack团队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显示IFN信号传导在流感恢复期间干扰了肺修复,其中IFN-λ最有效地驱动了这些作用。IFN诱导的p53直接降低上皮的增殖和分化,增加疾病的严重性,并增加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因此,过量或长时间的IFN产生会通过损害肺上皮再生来加重病毒感染。这些发现为重新思考IFN-λ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在针对流行病(例如流感病毒)和新兴SARS-CoV-2感染的临床实践中的可能用途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2. 揭示援助武汉医护人员的新冠感染情况

6月10日,中山大学肖海鹏团队在BMJ 在线发表题为“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gainst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 Wuhan, China: cross sectional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从2020年1月24日至4月7日,由中山大学两家附属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派遣到武汉的420名医疗专业人员(116名医生和304名护士),研究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35.8岁,女性为68.1%(286/420),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为患有COVID-19患者提供医疗保健。这些参与者每周平均工作5.4天,每班工作4~6小时。他们每周在重症监护病房平均工作16.2个小时。所有420名研究参与者都直接与COVID-19患者接触,在武汉部署期间,没有研究参与者报告COVID-19相关症状。当参与者返回家中时,他们对SARS-CoV-2特异性核酸和IgM或IgG抗体的检测均为阴性。总之,在获得安全有效的疫苗之前,医护人员仍然容易感染COVID-19。 


3. 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效果显著:早期干预效果更好

6月9日,美国NIH的 Emmie de Wit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linical benefit of remdesivir in rhesus macaque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一共有12只恒河猴参与实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六只恒河猴,治疗组接受瑞德西韦注射。该研究发现,感染早期开始用瑞德西韦治疗SARS-CoV-2感染的猕猴中具有明显的临床益处。 这些数据支持在COVID-19患者中早期进行瑞德西韦治疗,以预防严重肺炎的进展。


4. 居家隔离等防疫措施让中国 2.85 亿人免于感染新冠病毒

6月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The effect of large-scale anti-contagion policies on the COVID-19 pandemic”的研究文章,系统分析了大范围的防疫政策带来的实际效益。研究采集了中国、韩国、意大利、伊朗、美国和法国六个国家1717个行为干预研究的数据,评估抗疫政策对减少新发感染率的影响。研究人员估算,如果没有采取宣布紧急状态、居家隔离、禁止旅行等多项干预措施,中国的累计确诊病例将增加约3700 万,总感染人数将增加2.85亿。上述防疫措施在六个国家一共预防和延缓了6200万确诊感染病例的发生,潜在避免了5.3 亿人发生感染。这项研究为在全球范围开展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5. 卞修武院士领衔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冠肺炎尸检报告出炉

6月6日,由卞修武院士领衔的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utopsy of COVID-19 victim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总结了从系统尸检(37例)和微创尸检(54例)获得的病理结果。该研究发现,SARS-CoV-2感染会导致多处器官和组织受伤,并伴有明显而广泛的肺部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一些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和I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浸润性巨噬细胞对SARS-CoV-2蛋白呈阳性反应。气管和肺组织(某些肺叶除外)对SARS-CoV-2核酸呈阳性。总之,这些变化被认为是致死性呼吸衰竭的病理基础。


6. 国内新冠病毒抗体阳性率较低,需防范二次高峰

6月5日,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了题为“Seroprevalence of immunoglobulin M and G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in China”的一项中国COVID-19血清阳性率研究。研究采集从3月9日到4月10日武汉、湖北其他地区、重庆和广东的17368名居民的血清,进行血清IgG和IgM检测。研究将检测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医疗机构环境(n=6919)和社区环境(n=10449)。研究发现医疗机构组的IgG阳性率为2%,其中武汉市为3.8%。全部医疗机构环境病毒核酸有20例阳性。而在社区环境中IgG阳性率为0.5%,武汉为3.2%。社区环境中有3例病毒核酸阳性。这项研究提示群体水平SARS-CoV-2抗体阳性率依然较低,因此需要格外防范可能的第二次高峰。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