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DDW丨关注IBD特殊人群及用药的疾病远期结局研究进展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解读嘉宾
龚姗姗 范一宏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科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PREGNANC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CASE-CONTROL STUDY
Amy Yu, Sonia Friedman, Ashwin
Ananthakrishnan
妊娠期发病炎症性肠病的特点及远期结局: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背景:
虽然妊娠对IBD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在孕期或产后阶段发病的IBD患者(妊娠期发病的IBD )的特征和结局未进行深入研究。
方法:
将2006~2018年两个主要学术转诊中心妊娠期发病的IBD病例纳入研究。妊娠期发病的IBD病例根据诊断时间按1:2比例与非妊娠期确诊的IBD病例进行匹配对照研究。患者的疾病特征包括年龄、疾病类型、疾病行为、诊断时间等。妊娠期间及妊娠后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包括IBD治疗疗程、IBD相关住院、IBD相关手术等。两组间离散变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分析了50例妊娠期发病的IBD病例,根据诊断时间匹配到100名非妊娠期确诊的IBD病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平均诊断年龄及随访时间相近,妊娠发病组分别为30.4岁和6.7年,对照组分别为28.5岁和7.6年。在妊娠期发病的IBD患者中,30 %的患者症状起病于孕早期,22 %在孕中期,24 %在孕晚期,24 %在产后(见图1 )。但妊娠期间有症状发病的患者有1 / 3直到产后才确诊为IBD。妊娠期发病的IBD患者较对照组(76% vs. 56%,P=0.02)更易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表1)。妊娠期发病的IBD患者与对照组的蒙特利尔分型无差异,大部分克罗恩病(CD)患者具有炎症表型(50% vs. 72.7%,P=0.30),不到一半的UC患者有脂膜炎(42.1% vs. 44.6%,P=0.19)。妊娠期发病的IBD患者住院率较高(28% vs. 14%,P=0.02),但对IBD相关手术的需求相似。
结论
妊娠期发病的IBD患者更易发展为UC, 并表现出更严重的病程,其特征是需要住院治疗。及时的疾病诊断和管理对于优化产妇预后至关重要。
图1 妊娠期发病的IBD患者症状发作时间与诊断时间比较
表1 妊娠期发病IBD与对照组的特点及结局比较
Sa1826 — 2020
CHRONIC OPIOID US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DVERSELY IMPACTS POTENTIAL BENEFITS OF BIOLOGIC THERAPY
Anand Kumar, Joann Kwah, Thomas A.
Ullman, Dana J. Lukin
慢性阿片类药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使用对生物治疗的潜在益处产生不利影响
背景:
炎症性肠病患者常因慢性疼痛而服用阿片类药物。美国国家数据显示,尽管生物治疗有效,但在IBD中使用麻醉药物仍然很重要。我们试图评估慢性阿片类药物使用(COU)是否影响IBD患者生物制剂的疗效。
方法:
利用机构数据库,将2005 - 2018年间诊断为UC 或CD 且> 18岁的的患者纳入研究。慢性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定义为:口服阿片类药物2天或≥14天,连续3个月。将接受生物制剂( TNF拮抗剂、维多珠单抗、乌司奴单抗)或免疫抑制剂(6 -巯嘌呤、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治疗的中重度IBD患者分为4组:Bio-COU组 ( 同时使用慢性阿片类药物和生物制剂,N=139 )、Bio-prep COU组 (生物制剂单药治疗,但生物制剂治疗前进行COU治疗过,N=109)、IM-COU组(同时使用慢性阿片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但从未使用过生物制剂治疗,N=184);Bio-no COU 组(生物制剂治疗但无COU治疗,N=529)作为对照组。纵向随访患者,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和Kaplan-Meier(KM)分析评价不良结局发生率。
结果:
961例符合纳入标准(男性45.8%,平均年龄42±15岁,CD61%,IBD持续时间平均4±5年,基础激素治疗34%,IBD相关手术前23%)。除Bio-COU组年龄(37±15岁,P<0.001)外,其他组均具有相似的基线特征。在多变量Cox回归中,与Bio-no COU组相比,其他3个组IBD相关住院率、将来激素治疗率和IBD相关手术率均降低(均P<0.001)。IM-COU组死亡率显著升高[HR:6.8(2.8~16.3),P<0.001]。此外,低龄和基线类固醇治疗是所有4项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Bio-COU组的IBD住院率和未来类固醇使用率均高于Bio-prep COU组和IM-COU组(均p0.007)。3个COU组间IBD手术率相近,3个生物制剂治疗组死亡率相近。在4组中由CD患者组成的独立亚组分析表明,Bio-COU组与Bio-no COU的死亡率较高[HR:4.3(1.13~16.32),P=0.03]。
结论
去除生物制剂因素,IBD患者中的COU可预测IBD住院的风险、未来对类固醇的需求以及IBD手术。此外,与IM-COU相比,Bio-COU的IBD住院风险和未来对类固醇的需求更大,表明COU的负面影响可能否定了Bio-COU的益处对疾病结局的影响。
Sa1834 — 2020
RACE INFLUENCES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TIH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ona Haj, Megan M. Bickford, Erin M.
Forster
种族影响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背景: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 )及其相关的炎症性肠病( IBD )好发于欧洲各国,尤其是白种人。在美国,PSC和IBD的患者多为黑人或非裔美国人,但缺乏关于这一人群治疗结果差异的数据。我们的目的是在一个三级转诊中心描述PSC和IBD患者之间的性别和种族差异。
方法:
根据ICD-9和ICD-10编码,将2011~2019年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接受治疗或评估IBD的所有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性别(男∶女)和种族(黑∶白)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组。主要结局为肝硬化的发展、IBD的类型(克罗恩病vs溃疡性结肠炎)、生物制剂的使用和死亡率。数据采用SAS9.4和Graph Pad进行分析。
结果:
2768例IBD患者中,76例(3%)伴有PSC,平均年龄48岁,女性占46%。男女在年龄、种族、种族等方面无差异。溃疡性结肠炎是男女间最常见的炎症性肠病,肝硬化在女性(28%)和男性(32%)之间或者IBD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数量间没有差异。然后根据每个病人的种族对PSC-IBD患者进行分析。23例(30%)为黑人,54例(70%)为白人,平均年龄分别为51岁和47岁。黑人患者中有34%是女性,而白人患者中这一比例为44%。与白人患者相比,更多的黑人患者因PSC而发展为肝硬化(65% vs. 31%;P=0.01)。无论黑人还是白人,溃疡性结肠炎是最常见的相关性IBD ( 64 %和63 % )。此外,黑人和白人患者在生物制剂使用、急诊就诊和胃肠道症状恶化方面没有差异。女性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22% vs. 2%,P=0.01)。
结论
PSC-IBD的临床结局可能因种族而异,本研究显示更多的黑人患者肝硬化继发于PSC。总体而言,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死亡率更高,需要进一步探讨可能与性别相关的死亡原因,另外需要收集关于特定死亡原因和移植需求的其他数据,并与非IBD PSC患者进行比较,探讨与IBD相关的危险因素。
12
龚姗姗
硕士研究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
12
范一宏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胶囊内镜及肠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副组长
中华消化心身联盟浙江省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
北京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分会委员
作者:龚姗姗 范一宏 来源:IBD学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