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冠一周进展报告丨多项研究再次表明羟氯

2021-02-27 01: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新冠一周进展报告丨多项研究再次表明羟氯喹治疗新冠患者无效;新冠病毒可在猫群之间传播


新冠病毒一周进展报告


多项研究再次表明羟氯喹治疗新冠患者无效;新冠病毒可在猫群之间传播



新冠病毒的传播及临床特征分析

1. 首次获得新冠病毒感染蝙蝠的直接证据

5月13日,香港大学袁国勇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题为“Infection of bat and human intestinal organoids by SARS-CoV-2”的研究论文,发现蝙蝠来源的类器官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非常敏感,并在其中具有强大的病毒复制能力。该研究建立了第一个蝙蝠肠上皮可扩展类器官培养系统,并提供了SARS-CoV-2感染蝙蝠肠细胞的直接证据。同时,SARS-CoV-2在人肠类器官中的强劲复制表明,人肠道可能是SARS-CoV-2的传播途径。

2. 受感染的猫可以在猫群之间

传播新冠病毒

5月13日,Peter J. Halfmann等人在NEJM 在线发表题为“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Domestic Cats”的研究论文,发现受感染的猫可以在猫群之间传播新冠病毒。因此需要识别并进一步调查公共卫生人猫之间的潜在传播链。此外,猫可能是SARS-CoV-2的沉默中间宿主,因为被感染的猫可能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鉴于需要通过各种机制(包括破坏传播链)阻止COVID-19大流行,因此需要更好地了解猫在SARS-CoV-2向人类的传播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3. 研究发现人可以将新冠病毒

传染给狗,但是狗传染人未知

5月14日,香港大学Malik Peiris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Infection of dogs with SARS-CoV-2"的研究论文,使用多种检测方法检测了15只狗,其中2只感染了SARS-CoV-2。两只狗都有使用噬斑减少中和测定法检测到的抗体反应。对两只狗中感染的病毒进行遗传序列分析,发现与在相应人类病例中检测到的病毒相同。在隔离期间,这些动物无症状。证据表明,这是SARS-CoV-2人对动物传播的实例。尚不清楚受感染的狗是否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动物或传播给人类。另外,5月14日,Nature 发表了点评文章,指出没有证据表明狗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人,因此狗狗主人尚无需恐慌。

4. 研究发现恒河猴可作为COVID-19新模型

5月12日,美国NIH的 Emmie de Wit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Respiratory disease in rhesus macaques inoculated with SARS-CoV-2 ”的研究论文,发现SARS-CoV-2会在被感染的恒河猴中引起呼吸道疾病,疾病持续8~16天。肺部X线片可见肺部浸润,这是人类疾病的标志。在所有动物的鼻咽拭子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都检测到高水平的病毒载量。在一只动物中,观察到直肠脱落时间延长。总之,恒河猴模型成功模拟了人类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度疾病,将促进对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并将有助于药品及疫苗的开发和测试。

5. 证明新冠病毒并非

实验室泄露,而是自然进化

5月10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史卫峰团队在 Current Biology 杂志发表了题为:A novel bat coronavirus closely related to SARS-CoV-2 contains natural insertions at the S1/S2 cleavage site of the spike protein 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通过对2019年5月至10月在中国云南省采集的227个蝙蝠样本进行分析,鉴定出一株蝙蝠冠状病毒,将其命名为RmYN02。该冠状病毒在基因组某些区域与新型冠状病毒亲缘关系最近。与新冠病毒(SARS-CoV-2)类似,RmYN02在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S1和S2亚基连接处有数个氨基酸插入。研究人员表示,虽然RmYN02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直接祖先,但RmYN02的发现表明这些看似不寻常的插入事件实际在冠状病毒进化过程中可以自然发生。



新冠病毒机制研究进展

1. 在新冠肺炎患者和未感染者

中发现针对新冠病毒的T细胞

5月15日,美国拉霍亚过敏和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团队在Cell在线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团队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了哪些病毒蛋白片段会引起最强大的T细胞反应,随后将轻度新冠肺康复患者的免疫细胞暴露在这些病毒片段中。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携带识别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辅助性T细胞,70%的受试者可检出病毒特异性T杀伤细胞。因此,研究者认为,受感染的人体内含有针对新冠病毒的T细胞,可能有助于康复。而且,在一些从未被感染过的个体中也检测到具有这些细胞防御能力,很可能是因为他们以前感染过其他冠状病毒。

2. 康复患者体内发现2种抗体,

可阻断新冠病毒与ACE2结合

5月13日,高福等在Science 上在线发表题为“A noncompeting pair of human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block COVID-19 virus binding to its receptor ACE2”的研究论文,发现了两种人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细胞受体ACE2结合,并具有不同的抗原表位。小鼠实验表明,这两种抗体可以有效降低受感染小鼠肺部的新冠病毒滴度。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以抗体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对抗COVID-19大流行的前景,并为合理的疫苗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

3. 新冠病毒受体ACE2在

男性血液中的浓度更高

5月14日,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心脏病学系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顶级医学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通过分析数千名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表明,性别是影响ACE2浓度的最强因素——男性血液中的ACE2浓度显著高于女性。实际上,ACE2不仅存在于肺部,还存在于心脏、肾脏和血管内壁的组织中,并且在睾丸中含量尤其高。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男性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此外,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反,该研究还发现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某些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药物之后,其血液中的ACE2的浓度将下降。

4. 高胆固醇者易感新冠病毒

5月10日,HaoWANG等在bioRxiv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role of high cholesterol in age related COVID-19 lethality”的研究论文。研究证明,新冠病毒进入细胞具有胆固醇依赖性。因此,研究者推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增加或与组织胆固醇水平过高有关。这就进一步解释了新冠死亡患者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吸烟者或同时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的原因。研究者建议,可以通过健康饮食来增强血液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等对抗胆固醇的作用,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新冠病毒防治新进展

1. 多项研究再次表明羟氯喹

治疗新冠患者无效

5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谢青团队在BMJ 在线发表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在轻中度的COVID-19住院患者中,服用羟氯喹并没有导致比单独标准治疗更高的阴性转化率。羟氯喹治疗者的不良事件高于未接受羟氯喹治疗患者。与此同时,5月14日,法国巴黎埃斯特·克雷泰伊大学Matthieu Mahévas等人也在BMJ 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同样不支持将羟氯喹用于COVID-19住院患者。另外,5月11日,Eli S. Rosenberg等人在JAMA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发现在纽约都会区COVID-19住院患者中,用羟氯喹和(或)阿奇霉素治疗的不同患者间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

2. 儿童卡介苗接种对成年期

COVID-19没有保护作用

5月13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Uri Hamiel等人在JAMA在线发表题为“SARS-CoV-2 Rates in BCG-Vaccinated and Unvaccinated Young Adul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发现,卡介苗疫苗接种[361(11.7%)]与未接种疫苗组 [299(10.4%)]的新冠病毒感染阳性测试结果比例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因此,研究者认为,儿童期接种卡介苗对成年期COVID-19并无保护作用。

3. 开发出可鉴定新冠病毒感染

人类精确的细胞类型及组织的新方法

5月7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Ido Amit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Benno Schwikowski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Host-viral infection maps reveal signatures of severe COVID-19 patients“的研究论文,介绍了一种称为Viral-Track的新计算工具,该工具旨在使用直接映射策略系统地扫描生理病毒感染的scRNA-seq数据中的病毒RNA。Viral-Track可将scRNAseq数据全面映射到已知病毒基因组的大型数据库中,从而提供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细胞类型的精确注释。与”旁观者“细胞相比,将这些数据与宿主转录组整合在一起可以实现病毒感染的转录分类和差异分析。

END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