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直播预告丨“明镜汀”第七期精彩继续,并

2021-03-01 05: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直播预告丨“明镜汀”第七期精彩继续,并回看早期胃癌HER2活检的现状与挑战


“明镜汀”是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发起,联合 “消化界”倾情打造的消化内镜规范诊疗学术项目,希望能为消化内镜医生提供一个线上学习和交流的早癌诊治学习平台。


“明镜汀”将联合消化内镜、病理、肿瘤等科室专家,针对早癌相关的诊疗、前沿资讯、病例分析以及技术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并定期组织答疑直播,旨在服务于更多相关科室医生,从而惠及更多患者。


新冠仍未完全散去,我们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搭建高效的线上平台,建立更完善的诊疗思路,造福更多患者。


让我们在春天到来之际,“赫”众家之力,敬美好“胃”来!


会议日程




直播观看方式


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扫描二维码提问



专家介绍


钟良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EUS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

上海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上海消化内镜学分会EUS学组组长


袁菲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女医师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病理协作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委员


郑磊贞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盆腔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胃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建民 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小肠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消化早癌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学组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总干事


王赞滔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麻醉协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输血科分会委员

中华医师协会输血科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小肠学组委员


潘超 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老年医学会委员

第九届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

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病理质控中心委员

中华病理学会胸部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肝脏病理学组委员


胡伟玲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

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AI学组和ESD学组委员


金希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秘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罗靓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主任医师

曾赴美国德州大学和克利夫兰访问,进行临床、科研、教学的学习深造。

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厅级课题,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数篇杂志。


曾晓清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分会 青委副主任委员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


何相宜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胰腺疾病协作组委员

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明镜汀”第六期精彩回顾

2020年5月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联合“消化界”发起的“明镜汀”消化内镜规范诊疗学术项目第六期如约而至。会议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水祥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国良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同时邀请多位内镜及病理专家,包括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智铭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覃山羽教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屠惠明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柴宁莉教授、山东省立医院许洪伟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一医院金杭斌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梁锐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王娅南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欢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陈永林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覃凤燕教授参加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早期胃癌诊治热点议题。

大咖专家专题讲座


活检样本or 手术样本?胃癌HER2活检的现状与挑战




黄智铭教授就“胃癌HER2活检的现状与挑战”为大家进行专题报告。黄教授谈到,2018年中国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的44.1%,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形式严峻,不容忽视。抗HER2分子靶向治疗将HER2阳性胃癌总生存期延长超过1年,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精准的HER2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所有病理诊断证实为胃癌的病例均有必要进行HER2检测,对于辅助治疗后的病灶以及复发或转移病灶,如能获得足够标本,建议重新进行HER2检测。活检标本HER2检测与手术标本检测一致性高,但活检样本的固定质量普遍优于手术标本,减少了因组织处理和固定不佳导致的假阴性。超过30%的胃癌样本存在HER2检测异质性,多点活检有助于减少肿瘤异质性的影响,中国指南建议取6~8块,在活检时应尽量避开变性坏死部位。



日本早期胃癌ESD标本的规范化病理学诊断及临床病理学联系




梁锐教授就“日本早期胃癌ESD标本的规范化处理”进行专题报告。根据2009年日本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早期胃癌/浅表性胃癌只考虑病变深度(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而不考虑范围(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目前早期胃癌治疗应用较多的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SD标本的规范化病理学诊断包括规范化标本处理和规范化病理报告两方面。规范化标本处理包括规范化的取材和制片,而规范化的病理报告包括大体分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M、SM1、SM2),溃疡/溃疡瘢痕、脉管癌栓(包括淋巴管和静脉)及切缘判定(水平及垂直)这7个部分。病理医师和内镜医师(消化内科)需要及时沟通,病理医师需要筛选ESD适宜患者,进行ESD标本前期处理以及病理报告的解读,并指导外科手术医师进行临床治疗和追加手术。早期胃癌的诊治离不开病理、消化内科及外科医师的多学科协作,只有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才能帮助更多患者获益。


内镜胃癌热点访谈

在本篇章,来自国内著名的内镜及病理科专家就目前早期胃癌诊断治疗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相关讨论。



Q

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活检应该注意什么?

覃山羽教授:早癌需要评估病变浸润深度,虽然内镜可以评估病变浸润深度,但是和活检部位有差距。如果病灶小于2 cm,在浸润深度最深的部位取活检1~2块;如果病灶更大,则活检的块数要增加,这样可以提高内镜活检的准确率。溃疡性早癌内镜活检难度较高,在进行内镜评估时容易受到表面病变的干扰,因此应该在溃疡周边进行精准活检,而避免在病灶中心活检。对于隆起性病灶,一般隆起最高的地方是浸润程度最深的;或者可以在内镜评估时进行冲洗,有出血的地方一般是浸润程度最深或是恶性程度最高的部位。


Q

活检和手术标本HER2检测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内镜下组织活检应该注意什么?

刘欢教授:当活检取到5块时,活检和手术标本HER2检测结果一致的概率可达到90%,不一致的情况占10%左右。手术中经常出现内镜标本HER2阳性,而手术标本为阴性,这种情况和手术标本的处理流程相关,内镜标本一般取完直接固定,且病灶较小,在固定液中能充分固定,而手术标本一般为大标本,如果没有及时切开固定,或是固定操作不到位,会出现自溶的情况,导致手术标本HER2阳性率偏低。同时,因为胃癌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因此选择肠型胃癌标本能更准确反映真实的HER2阳性率。


Q

初次检测HER2阴性的胃癌患者,经过化疗或新辅助治疗后的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状态是否发生改变?是否有必要重新检测?

陈永林教授:病理诊断为胃癌的患者,需要常规进行HER2检测。而初次检测HER2阴性的胃癌患者,经过化疗或新辅助治疗后,胃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状态会发生改变,一部分患者会表现为HER2阳性。此外,即使胃癌原发灶中HER2为阴性,但是在胃癌转移灶中也会出现HER2阳性的情况,因此,多项研究表明,对于初次检测HER2阴性的胃癌患者,经过一线治疗或出现复发转移灶时,有必要进行二次HER2评估。


临床实践病例探讨



胃食管结合部早癌病例




金杭斌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三例“胃食管结合部早癌”的病例,三位患者均因上腹部不适”就诊,常规活检提示中度或重度异型增生,精细胃镜检查后均行ESD治疗,贲门ESD标本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对于胃食管结合(GEJ)早癌,金教授总结称,中国和西方将最小充气时胃近端皱襞终止处和管状食管起始部定义为GEJ,而GEJ腺癌为GEJ近端或远端5 cm以内发生的腺癌。GEJ腺癌漏诊率高、边界诊断困难、浸润深度判断困难。为减少贲门部病变的漏诊,应充分进行检查前准备(祛黏液、祛泡),保持检查部分镇静,对贲门部内镜进行观察及留图,需要足够的内镜反转角度。可通过结节样隆起/深凹陷或溃疡等外形,边缘呈台状隆起,色泽艳丽发红以及辅助超声内镜(EUS)等判断GEJ早癌的浸润深度,而正反结合,双向剥离及适当牵引有助于GEJ早癌内镜治疗。



窦体交界处0-IIb型病变一例




覃凤燕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一例“窦体交界处0-IIb型病变”病例。患者男性,58岁,因反复腹痛、反酸、嗳气20余年,加重2周入院,病理活检结果提示中度不典型增生。普通白光内镜初步诊断为窦体交界处大弯侧肿瘤性病变,后行色素内镜、低张胃CT检查等,依然考虑肿瘤性病变。后行ESD治疗,治疗后病理结果提示多灶黏膜内高分化管状腺癌(tub 1),0-IIb型。治疗后再第1、3、6、12个月进行胃镜和超声内镜检查,预后良好。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何水祥教授和徐国良教授谈到,早期胃癌诊治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问题,需要消化内镜专家和病理专家的共同参与。而通过讲座、讨论和病例研讨的方式,使得临床医生对早癌诊治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意识到HER2检测在早期胃癌中发挥的作用,使临床医生受益匪浅。

点击下方链接,回看“明镜汀”前六期精彩视频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