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ASCU)的一点思考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解读嘉宾
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acute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ASUC)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ASUC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结肠切除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医生往往是在没能做到全面病情评估的情况下在患者入院第一时间就必须开始糖皮质激素的强化治疗,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克罗恩病(CD)的治疗更具挑战性,是炎症性肠病(IBD)治疗中最为困难的一个临床亚型。因此,我们IBD专科医生一定要重视ASUC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
关于ASUC的定义和诊断国内外各种指南一直缺乏针对ASUC本身“量身定制”的标准。无论是欧洲的ECCO指南(图1)还是美国的ACG指南(图2)都是用改良的Truelove and Witts 严重程度指数(图3)重度UC(SUC)的标准来定义ASUC。
那么SUC就是ASUC吗?如果是,ASUC中的“Acute”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符合SUC诊断标准的患者中,一部分患者病情相对轻、进展相对慢、如果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答不好我们可以等到7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再进行转化治疗(药物挽救或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相对好、手术率及死亡率相对比较低;另一部分患者病情重、进展快、如果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答不好我们最多等到3天就必须进行转化治疗(药物挽救甚至直接进行手术);显然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ASUC,请允许我称之为“pure ASUC”。
令人欣喜的是2019年ACG成人UC指南重新提出了“暴发型UC”这一临床分型(图4),给这个已经淡出我们视线很久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定义。它强调持续性血便≥10次/d、需要输血、持续性的排便紧迫感、更为严重的内镜下表现等临床特点。我个人认为“暴发型UC”的概念更接近“pure ASUC”,更能体现“Acute”的特点,可能成为将来ASUC的新定义。
图1:2007年ECCO的UC指南
图2:2019年ACG成人UC指南
图3:改良的Truelove and Witts’ UC严重程度指数
图4:2019年ACG UC活动度指数
“pure ASUC”的特点体现在“Acute”上,因此我们IBD专科医生在处理这类病人的时候也要在“Acute”上下功夫,具体体现在:
◎ 患者入院后病情评估要更积极更全面
◎ 激素抵抗的转化治疗时间点要前提:糖皮质激素应用后第3天
◎ 药物挽救治疗要注意IFX剂量的优化:可能需要加速诱导和(或)给予更高的剂量(10mg/kg)
◎ 药物挽救治疗失败转手术治疗的时间点要前提:药物挽救治疗的第4天甚至更早
◎ 手术治疗要更积极果断
总之,如何正确理解ASUC中“Acute”,如何按照“Acute”的标准进行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是ASUC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以上内容是我在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严重的大背景下憋出来的一些个人观点!请各位老师同道指正!同时借这个机会向全国的医护人员致敬!向武汉地区的IBD专家同道致敬!多多保重!期待着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在武汉相聚!
田丰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学术任职:
?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促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营养支持协作组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学组副组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急性胰腺炎专家委员会常委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肠道疾病联盟全国副主席
?中国炎症性肠病基金会(CCCF)特聘医生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
?中国IBD规范诊疗质控管理联盟(IBDQCC)东北地区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青年学术组成员兼特约审稿人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青年编委
临床方向:
炎症性肠病、重症急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病
作者:田丰 来源:IBD学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