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周医事∣泪目!这位医生临终前说:“你

2021-10-25 02: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医周医事∣泪目!这位医生临终前说:“你们别把我浪费了”;打完120失联,急救人员挨户敲门一小时多找到昏迷母子


医疗政策

1. 国家卫健委:将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

12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地方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和《地方病患者治疗管理办法》。其中,《管理办法》提出,将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应治尽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服务规范》针对地方辖区内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的患者,主要包括大骨节病、克山病、氟骨症、克汀病和II度甲状腺肿大患者,对其进行随访评估,将疾病信息建档立卡,纳入管理。各省、市、县需遴选1~2所专项救治协议定点医院,成立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专项救治专家组和管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在治疗经费方面,患者治疗补助范围和标准需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规范》( 2019 年版)的要求和本地区情况合理制定,每个患者每年原则上只能享受一次治疗补助。

(来源:国家卫健委)

2. 卫健委: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11 月 2 日,国家卫健委等 8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12月6日,为指导规范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明确要求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并就老年医学科具体科室设置、配备设施等设置运营情况,老年医学科配备医生、护士等人员情况,老年医学科科室管理情况,以及质量监管情况作出了详细规定。

(来源:国家卫健委)

3. 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将扩面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自2020年开始,在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尘肺病重点行业开展为期3年的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原则上做到应保尽保。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据此有针对性地制订扩面专项行动工作计划,加大扩面工作实施力度,将尘肺病重点行业职工依法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通知》要求,自2020年开始,在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尘肺病重点行业开展为期3年的工伤预防专项行动。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印发的《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相关尘肺病重点行业列入本地区的年度工伤预防重点领域,合理确定工伤预防项目,并切实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绩效评估和验收等工作。

(来源:《健康报》)


医疗资讯

1. 患者打完“120”失联,急救人员挨户敲门一小时多找到昏迷母子

12月8日晚,九江市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到一通“120”求助电话,电话那头的患者只说出了自己的小区名,便失去了联系。救护人员赶到患者所报的地址,但因为地址信息不详细找不到人。医务人员马上拉响警报,但亦无人应答。他们又向附近的居民询问,也没人说拨打过急救电话。考虑到冬天煤气中毒多发,医护人员决定“再找找”。向上级请示并报警后,医护人员开始挨家敲门搜寻患者,而附近邻居也加入帮忙。同时,医护人员还不停回拨患者的电话,希望能有人接听。一个多小时后,医护人员终于在一户敲门无响应的人家内听到了电话铃声。医护人员马上破窗进入屋内,发现屋内的一对母子已因煤气中毒昏迷。经过积极抢救两位患者均已脱离危险。

(来源:澎湃新闻)

2. 三甲医院被并购后陷入内斗,副院长自杀未遂,疑遭警方疲劳审讯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民营建华医院是一所三甲股份制民营医院,于2015年被创新医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并购。今年上半年,建华医院与创新医疗发生经营管理权纠纷,黑龙江警方和浙江警方先后介入这场纷争,引发社会关注。11月26日,建华医院副院长刘岩在接受警方审讯时陷入昏迷,被送入医院ICU抢救。12月7日,刘岩在北京一医院病房内用水果刀刺穿腹部,企图自杀,被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在重症救护室抢救了两个小时后,刘岩脱离危险。刘岩的丈夫称,刘岩在2018年检查出患有脑垂体瘤,诸暨警方不顾刘岩身体虚弱,前后四次长时间审讯,并且在传讯期间没有保证她的饮食及休息时间。此外,刘岩昏迷长达7个小时,警方没有采取救治措施。12月5日,刘岩家属向绍兴市检察院、绍兴市公安局、浙江省检察院等单位控告诸暨警方违法办案,涉嫌刑讯逼供。但上述单位均表示,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刘岩遭受了疲劳审讯,而且他们无法直接干预警方的具体办案方式。清华大学法学教授易延友表示,诸暨警方的第一次传唤长达23个小时,第四次传唤超过14个小时,应当认定为疲劳审讯,检察院应当受理刘岩家属的举报。

(来源:财新网)

3. 女子分娩成植物人胎儿死亡,家人质疑医院伪造病历

2016年5月16日,湖北省松滋市34岁的男子向阳之妻陈娇在松滋市妇幼保健院采取无痛分娩的方式顺产时,呼吸暂停,心跳停止,经抢救后,变成了“植物人”。5月17日,腹中胎儿也因抢救无效死亡。2017年8月15日,湖北明鉴法医司法鉴定所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中,鉴定陈娇的损伤构成一级伤残;呈持续植物生存状态及完全无意识状态,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四年来,向阳租住在武汉的一间小单间照顾妻子。松滋市妇幼保健院承担了陈娇至今的治疗费及家属每个月8000元在武汉的生活费,但是向阳还是想要个“说法”,他认为松滋市妇幼保健院一直在藏匿真实的抢救记录,在与松滋市妇幼保健院就陈娇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打”官司时,该院出具了三份不同的电子病历,不仅与向阳手中的纸质病历内容不完全相同,三份病历之间也各有不同。律师认为,陈娇的病历存在伪造、篡改的可能。松滋市妇幼保健院回应称:提供的打印版医疗文书文档不能归属于电子病历系统,松滋市妇幼保健院至今仍未实现电子病历系统,且不存在三个版本的病历,只是病历呈现的方式不同。12月10日,记者与松滋市妇幼保健院魏院长取得了联系,想就陈娇一事进行了解与采访,魏院长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并表示一切服从法院的裁定。目前,该案件仍在审理当中。

(来源:津云新闻)

4. 女童吃“伟哥”续命 ,专家:应将其纳入医保 

近日,一个小女孩去药店买“伟哥”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据悉,该女孩患有罕见病,靠吃“伟哥”续命已达5年。11月27日,在药品生产厂家资助下,女孩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检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专家为其会诊。诊断结果显示,女孩患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该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患者的生存期限仅为2.8年。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具体病因至今难以查清。由于这种病十分罕见,不少患者会被误诊、漏诊,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此外,其靶向药多为进口药,价格贵,多数患者无力承受。因此,国内约500万类似的患者中仅有两三万人接受过治疗。 资料显示,西地那非(伟哥)最早是作为心血管药物来研发。在国外,肺动脉高压早已列入“伟哥”类药品的适应证。临床实践也证明,“伟哥”类药品有利于扩张血管及降压,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有显著效果。12 月7日,钟南山等专家表示,应将“伟哥”类药品纳入医保。但为了防止骗保行为,应规定在购买时出具医生明确的诊断书。

(来源:澎湃新闻)

5. 北京市发布体检统计报告,三大威胁:血脂异常、超重和脂肪肝

12月11日,由北京市体检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编写的《北京市2018年度体检统计报告》对外发布。《报告》显示,青少年视力不良以及超重肥胖问题依旧突出,体检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名靠前的是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和脂肪肝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在健康体检方面,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名靠前的是血脂异常、超重和脂肪肝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其中,男性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名前三位的是血脂异常、超重肥胖、脂肪肝,女性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名前三位的是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血脂异常。

(来源:《健康报》)

6. 52年、20多辆车、数十万公里、10万人次——村庄里的“父子兄弟”村医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四排镇江南村“父子兄弟”村医覃文荣、覃绍文、覃文学,父子三人都是共产党员,52年骑坏了20多辆车,穿烂无数双鞋,奔走了数十万公里,给群众看病超10万人次……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四排镇江南村,覃家父子坚守乡村卫生室,守护着一方百姓健康。今年71岁的覃绍文从1967年开始担任江南村的村医,一直干到2013年退休。小儿子覃文学1995年从卫校毕业后回到村里,和父亲一起在卫生室工作。同样是受父亲影响,之前从事其他行业的大儿子覃文荣也去了卫校读书并在2003年回到村里担任村医。50多年来,父子三人骑坏了20多辆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他们扎根基层医疗岗位,默默奉献,被当地群众称为“最可爱的人”。

(来源:新华社)

7. 泪目!这位医生临终前说:“你们别把我浪费了”

邱必成是福建南平市第一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今年7月,邱必成肋间剧痛,经诊断为直肠癌晚期多发肝脏转移,由于耽误了最佳的检查和治疗时间,癌细胞早已在他体内扩散。得知结果后,他说自己怕是不行了。尽管说着“不行了”,邱医生却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自8月7日开始化疗后,他仍不顾身体不适,坚持为患者看诊。数据显示,在生命的最后一百多天。邱必成为201名患者坐诊,共进行了18台手术。第一次化疗的时候,邱必成就跟妻子商量,“我们要做好打算,不要等到哪一天,我来不及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们很仓促地把我给浪费了”。邱必成所说的“这件事情”,指的是去世后捐献遗体。12月8日,邱必成离世,根据其遗愿捐出眼角膜,并将遗体捐赠,给福建医科大学做教学研究。

(来源:澎湃新闻)


医学前沿

1. 浙大、哈佛、复旦学者发现自身新型炎症性疾病及致病机制

浙江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型自身炎症性疾病及其致病基因,在临床治疗中“对症下药”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论文于2019年12月12日刊登于《自然》杂志。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晓川教授介绍,一年前,该院收治了一名2岁患儿,这名患儿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反复周期性发烧,伴有淋巴结肿大。临床团队怀疑这是一种遗传病,但一直查不出具体病因。王晓川判断,这名患者很有可能患有自身炎症性疾病。之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周青研究员实验室经过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团队的合力攻关,在解析发病分子机制过程中发现,患儿体内的RIPK1基因发生突变,破坏了该基因编码蛋白的正常激活模式,使其活性增加,促进了细胞的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由于细胞的“生死”平衡被打破,患儿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并自发产生发烧等现象。基于致病机制的发现,临床团队为患儿制定了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患儿体内大量表达的一种炎症因子使用抑制剂后,患儿的症状很快得到了明显好转。

(来源:新华社)

2. 喝咖啡或降低肝癌风险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喝咖啡的人可降低患肝细胞癌的风险。该研究在英国进行,历时7年半,研究了英国生物银行中471, 779名参与者饮用咖啡的习惯。研究小组的总体研究结果表明,饮用咖啡可将罹患最常见肝癌——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减半。研究共同作者、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公共卫生中心研究员恩纳·麦克梅纳明博士说:“我们发现,喝速溶咖啡的人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也比较低。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这种关联背后可能的生物学原因。”这一发现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报告提供的证据一致。该报告称,有可能的证据表明,喝咖啡降低了罹患肝癌的风险。此外,研究人员还调查了其他消化道癌症(如肠胃癌),但没有发现与喝咖啡有关的联系。

(来源:科技日报)

3. 研究显示吃糖太多可能加重抑郁,因更易引发炎症

美国堪萨斯大学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摄入太多糖分可能会加剧抑郁症状。堪萨斯大学研究人员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医学假说》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他们分析了全球一系列有关摄入糖分对生理和心理影响的研究,发现吃太多糖会导致身体更容易出现炎症,而与炎症相关的一些激素会导致大脑进入抑郁状态。吃太多糖对体内微生物的影响也可能是抑郁症诱因之一,因为有些微生物可能在有较多糖分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产生某些化学物质,使人更易于抑郁。研究人员建议抑郁症患者应该减少摄入糖分,多吃富含欧米加-3脂肪酸的食物等,这样对心理健康更好。研究人员推荐了美国心脏病协会的一个标准,即每日摄入食物中添加的糖不超过25克。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所有人,人们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确定膳食搭配。

(来源:澎湃新闻)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