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4席尘埃落定,我要为这15位总决赛晋级选手打call!?“例精求治”南京站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11月30日,“例精求治”2019消化道诊疗思路优秀病例演讲比赛最后一场复赛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经过了激烈的比拼,最终四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了最后四席总决赛晋级名额!欲知比赛盛况,且听记者详细道来!
豪华评审团
本次大会主席由来自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卫昌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汪芳裕教授共同担任,同时,大会主席与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季国忠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张炳勇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张国新教授和施瑞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田德安教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龚镭教授共同担任本次会议的评审嘉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蔺蓉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持。
陈卫昌教授
汪芳裕教授
季国忠教授
张炳勇教授
张国新教授
施瑞华教授
田德安教授
龚镭教授
会议主持人
蔺蓉教授
参赛选手风采
“南京站”复赛共有13位选手参赛,他们分别为大家带来胃低分化腺癌、膀胱肠瘘、自身免疫性胃炎合并多发Type 1型神经内分泌肿瘤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憩室炎并出血、腹泻合并顽固性低钾血症、多种早期胃癌的ESD诊治、胃肠混合型早癌、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坏疽性脓皮病、原发性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IgG4相关淋巴结病(多中心Castleman病样改变)、先天性短食管伴反流性食管炎(LA-C)以及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等多种常见及疑难复杂病例。选手不仅为大家分享了各种不同疾病类型的病例,同时还复习了相关文献和指南,对病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选手们认为,消化道疾病诊治具有复杂性,诊断过程曲折,因此医生需要发散诊治思维、善于寻找蛛丝马迹、多学科诊治以及积极寻找病理学证据。此外,有多位参赛选手用英文演讲,其流利的演讲和准确的表达也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韩超群
武汉协和医院
隗永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金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朱颖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黎俊
北京垂杨柳医院
关李稳
三亚中心医院
邱钟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桂冠
宜春市人民医院
张一明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
闫炎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吴光耀
东莞康华医院
燕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何相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精彩病例要点分享
1. 胃低分化腺癌
胃癌结直肠转移占整个胃癌转移方式的10%,发生结直肠转移的胃癌病理类型主要为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其Borrmann分型以IV、Ⅲ型为主。女性患者常伴卵巢转移。结直肠转移瘤最具特征性的CT征象为肠壁呈靶样同心圆样改变,伴肠腔狭窄。胃癌结直肠转移内镜病检阴性可能与低分化型肿瘤“中间层型”生长方式有关。
2. 结肠憩室
结肠憩室是指结肠黏膜经肠壁肌层缺损处向外形成囊状突出的病理结构,多个憩室存在时则称之为结肠憩室病。结肠憩室多无临床症状。分析资料显示有23%的大肠憩室合并出血。憩室炎并发出血,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解黑便或便血。
3. 主动脉消化道瘘
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消化道肿瘤。少见病因包括Mallory-Weiss综合征、Dieulafoy病、间质瘤、胆道出血以及全身疾病所致等。其中,主动脉消化道瘘(AEF)是消化道出血非常罕见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PAEF)和继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SAEF)。PAEF是主动脉壁发生糜烂,穿破临近消化道所致,可发生于十二指肠、回肠、食管、胃、结肠。SAEF通常是人工血管包埋不够、人工血管冗长以及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后内漏所致。PAEF典型的三联征包括腹痛、腹部搏动性包块,以及11%~25%的患者出现的呕血/便血。94%的患者会出现先兆性出血,一般发生在致命性出血前的数小时、数周或数月。其发病隐匿、致死率高,术前确诊率低,一般需要剖腹探查及死后尸检确诊。
4. 先天性短食管伴反流性食管炎(LA-C级)
短食管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其中获得性的短食管更为常见,多因手术切除、局部放疗、食管裂孔疝或反流性食管炎引起食管下段慢性炎症、溃疡疤痕挛缩所致。食管裂孔疝导致的短食管的特点是胃疝入胸腔内,可自由滑动,食管长度正常,胃底可见有盘状食管征象,对于较少见的获得性短食管型裂孔疝,由于其主要为食管炎症继发食管瘢痕,短缩程度较小。而反流性食管炎导致的短食管是因反流性食管炎引起食管壁广泛弥漫性(多大于5 cm)纤维化所致,故短缩程度较小。先天性短食管是以短食管和胸腔胃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可无症状,仅在偶然检查时发现,多数病例术前误诊。其分为狭窄型短食管和单纯性短食管,先天性短食管多由胃镜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GI)(短、直、固定)明确诊断。先天性短食管食管短显著,胸腔胃不能回复到腹腔内。对于先天性短食管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PPI是治疗的重中之重,且需要长期足量维持治疗。
5. 脂质沉积性肌病
脂质沉积性肌病(LSM)是指原发性脂肪代谢途径中肉碱缺乏或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缺乏导致的,以肌纤维内脂肪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组肌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肌肉无力和运动不耐受,病程可有波动性。LSM可分为三类,其中占我国LSM90%的类型是晚发型多酰基辅酶A脱氢缺陷(MADD),多数患者单用核黄素(维生素B2)治疗有肯定疗效。单纯肌病型中间脂肪沉积症(NLSDM),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原发性系统性肉碱缺乏(PCD)导致的LSM在我国罕见,补充肉碱治疗有效。
评审嘉宾和参赛选手合影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季国忠教授代表评审嘉宾进行总结发言,季教授称,通过选手的演讲,我认为“例精求治”病例演讲比赛可以用三个“精”总结:精彩、精美和精准,病例报告和演讲表达非常精彩,选手报告的病例图片及操作视频制作极其精美,诊治思路、检查和治疗相当精准。此外,我想给年轻医生在行医过程中讲几点关注:第一、要关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第二、要关注诊治的规范性;第三、要关注补救;第四、要关注技术的准入。从这场比赛可以看出,年轻医生的基本功扎实、思路开阔,通过对疑难病例的讨论,希望年轻医生善于总结,追根溯源,这样才能在行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经过评委评分以及评委、现场观众投票,本场比赛共有4位选手挺进决赛,他们是:
韩超群 武汉协和医院
朱颖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金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吴光耀 东莞康华医院
评审嘉宾和晋级选手合影
比赛进行到这里,“例精求治”2019消化道诊疗思路优秀病例演讲比赛的五场复赛就全部落下了帷幕。在历时2个月的复赛征程中,从林城贵阳、魔都上海、冰城哈尔滨、花城广州再到金陵南京,60名选手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勇往无前,用他们的智慧和学识,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消化疾病的饕餮盛宴,最终,15位选手获得晋级总决赛的门票,并将于2020年1月11日,在江城武汉进行全国总决赛。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谁能勇夺桂冠,让我们拭目以待!作为大家的老朋友,届时消化界仍将会为大家直播决赛盛况,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