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胆囊炎更“青睐”中年女性,如何对它说“不”?
人体的胆囊是个消化、储存胆汁的重要器官,类似于一个“油瓶”,接收并储存由肝细胞合成的胆汁,并在人体进食后收缩,将储存的胆汁排入胆总管,最终进入十二指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细菌感染、饮食不规律、经常进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肠道寄生虫病、胆囊结石、情绪失调等因素可造成胆汁排泄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胆囊炎(cholecystitis)。
那么,你知道吗?胆囊炎更"青睐"中年肥胖女性!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年肥胖女性群体更容易患上胆囊炎?
这其中包含了哪些生理和生活因素呢?
现在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女性,既要面临事业的发展,又要照顾家庭,常常生活在奔波劳碌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面对“上有老,下有小”、内有家庭外有工作,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不规律,运动减少,劳碌加大,并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
这些因素影响了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的分泌发生了紊乱。
步入中年,女性一般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更年期。
更年期综合征会使女性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内分泌都会受到影响。
内分泌各项功能的变化,都会影响胆囊收缩以及胆汁的排泄。
到了中年,人体的代谢速度变慢,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久坐的工作状态,都让脂肪堆积在腹部和腰臀部位。
有研究表明,腰臀比高的人群比腰臀比低的人群,更容易患胆囊炎。
现代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脂肪和精细化的情况非常普遍。
这种饮食结构容易造成胆汁成分及胆囊功能的改变,使人更容易患上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广大中年女性群体怎样预防胆囊炎发生呢?
教你几个绝招!
第 1 招
饮食规律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是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很多人因为早上匆忙,常常忽略吃早饭,这种习惯会催化胆囊的病变。少吃多餐,可以刺激胆汁分泌,避免胆囊中胆汁的淤滞浓缩。
第 2 招
饮食要求多
在预防患上胆囊炎方面,饮食上应该坚持“两少两多”原则。
“两少”指的是: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和少吃高糖及酸性食物。五花肉、肥肉、动物脑和内脏、鱼卵、蛋黄等食物都属于高胆固醇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胆囊负担,不适宜多吃。高糖食物易引发肥胖,血糖和血脂代谢都会紊乱;酸性食物会刺激十二指肠分泌胆囊收缩素,引起胆囊收缩甚至胆绞痛发作。
“两多”指的是:多摄取高纤维素食物和多喝水。蔬菜、水果、粗粮等可以刺激肠胃蠕动的食物,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减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达到调节血脂和血糖的作用。每天保证饮水量1500~2500毫升,可以稀释胆汁。
如果已经患上胆囊炎,在饮食方面还要注意一点:蛋白质摄取要适量。一方面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胆汁酸排泄,不利于胆囊炎的修复,而且增加胆囊疼痛的发生几率,但另外一方面,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必需物质,蛋白质摄入不足,也不利于胆囊壁的修复。
第 3 招
调节情绪
步入中年的女性,面临的压力有时难以想像,因此要学会调节自身情绪,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应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从而降低患胆囊炎的风险。
作者:上饶疾控 来源:上饶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