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秦缓释颗粒非干预性研究中期分析结果在2019?CGC会议上发表
2019年9月27日至2019年9月29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在贵州贵阳举行(图1) 。本次大会参会人数超过6000人,同时会议通过中华消化网和消化界进行直播,观看人数为35206。
图1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现场
益普生公司发起,于2013年启动的《长期应用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一项全国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临床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在此次会议上发表。受主要研究者胡品津教授委托,来自主要研究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高翔教授(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顾问、AOCC流行病学学组主席)介绍了此次中期分析结果(图2)。
图2 高翔教授在2019CGC介绍中期分析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慢性病,绝大部分患者一旦确诊终身患病,活动期、缓解期交替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UC缓解期阶段的维持治疗,对于降低复发风险,改善其自然病程非常重要。然而,5-ASA制剂作为轻中度UC缓解期治疗的主要药物,其长期维持治疗的证据,来自中国人群较少,且大多数现有证据来自回顾性调查;尚缺乏对于轻中度UC缓解期患者、大样本的、长时间随访的前瞻性研究。
本项研究非干预临床研究设计,由全国26家医院参与,纳入了606例轻中度缓解期UC患者。之后每隔3个月电话随访,每隔6个月进行医院访视进行详细评估(IBD-Q,Mayo评分等),直至患者复发或随访5年,旨在观察长期应用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用于中国UC患者维持期治疗,预防复发的疗效。此次为中期分析结果,分析截至入组随访4年(17次随访)的数据;此次分析目的是了解患者基线特点、患者复发情况以及长期随访期间患者长期随访期间生活质量(IBD-Q)变化以及Mayo评分变化。截至随访4年时,此次中期分析数据显示167例(27.6%)患者复发,100例患者退出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中期分析结果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