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医事∣96家机构进行同性恋治疗;医院形式主义蔓延;最新美国医生收入报告发布;制售假阿司匹林案破获
医疗政策
1. 国家卫健委:监控1500家
公立医院临床用药
4月9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科学运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结果,加强与医保、药监等部门的沟通共享,促进完善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药物政策,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通知》指出,全国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抽取不少于1500家机构,在全面监测工作基础上,对药品使用与疾病防治、跟踪随访相关联的具体数据进行重点监测。
(来源:环球网)
2. 医保基金监管加力,
首部医保监管法规征求意见
首部医保方面的法规进入征求意见期,医保基金监管、惩治欺诈骗保将更加有法可依。4月1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保障基金安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维护医疗保障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意见征求截止日期为2019年5月10日。
(来源:经济日报)
3. 调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大纲发布,药师的地位提升了!
4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发布《关于2019年调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部分内容的通告》。根据《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第七版)》相关规定,确定2019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大纲部分内容调整事宜。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大纲调整主要强调的是药师在处方审核中的作用。
(来源: 赛柏蓝)
医生医事
1. 医生被列入“十大黑心企业之首”
处理结果来了!4人被免职!
4月9日,一张“扫黑除恶进企业”的宣传资料火了,页面显示,江苏渭塘镇扫黑除恶宣传册将医生列“中国10大黑心企业”。此事一出,舆论一片哗然。据了解,该宣传册确实由渭塘镇印发。4月10日,苏州市相城区官微@今日相城 通报,因相关负责人对宣传资料未严格审核把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相城区委常委会作出处理决定:对镇党委书记、镇长诫勉谈话,对党委副书记包小元等4人免职处理。
(来源:看医界)
2. 一种“不存在的疾病”,
正在被96家机构诊治
3月29号上午10点多,三辆贴着红色车身广告的货车依次驶过天津眼,车身广告上的黑体字分别写着:“为一种不存在的疾病治疗”、“《中国精神病诊断标准》仍保留‘性指向障碍’”、“19年了,为什么?”志愿者们拍下照片,上传到网络。活动发起人武老白和他队友称这是中国版的“三块广告牌”之旅,他们抗议的,则是国内仍然有96家机构在进行“同性恋扭转治疗”。
(来源:医学界)
3. “暖心医生”为病人捐款14年,
谎称捐款来自慈善项目
据央广网4月9日报道,席玮是江苏省肿瘤医院的一名医生,他所在的科室,大多是癌症晚期病人。2005年,他遇到一位来自农村的贫困患者,没有亲人,无钱医治,他偷偷地将1000块钱打入了这名患者的账户。从此,他每年都会私下给三四个贫困患者捐款。被病人发现时,他就谎称这些钱是慈善项目捐助的。这个秘密,一守就是14年!14年来,他帮助了数十位贫困病患,直到今年,医院才发现席医生的善举。
(来源:央广网)
4. 医院小卖部老板行贿院长:
每月给四成利润
中山市博爱医院党委原书记、原院长王莹落马后,受到社会关注。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法院审理刘某向王莹行贿一案的刑事判决书。经法院审理查明,2011年至2017年间,被告人刘某在向博爱医院销售药品及承包经营该院门诊大楼一层内小卖部等事项中,曾受到王莹提供的帮助,为感谢王莹,刘某按季度分多次向王莹贿送现金共计人民币210.4万元。法院判决,被告人刘某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来源:羊城派)
医疗资讯
1. 中国18例确认感染“超级真菌”?
国家卫健委回应...
网上名为《超级真菌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中国已有18例确认感染》的文章登上微博热搜,微信朋友圈也有人纷纷转载该新闻,引起一阵恐慌。据国家卫健委相关专家回应,这种超级真菌就是耳念珠菌。根据我国监测数据及已有病例报道,目前国内所受到的耳念珠菌威胁并不严重。事实上,耳念珠菌是一种院内感染菌,普通大众并非易感人群,其致病性也并未显著高于其他真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 2019美国医生收入报告,
对比下各科医生收入
4月10日,Medcape网站公布了2019年美国医生的收入报告,本次共有2万多名医生参与了调查,涉及30多个专科。从报告来看,2019年医生收入明显增加,分别增长了21.5%和20%。2019年整体来讲,医生的平均收入为313,000美元。过去5年的数据显示,骨科医生和心脏科医生一直处在收入的Top5行列。儿科医生、家庭医生、糖尿病和内分泌科医生的收入处在较低水平。
(来源:医咖会)
3. 央媒:形式主义向医院蔓延,
影响医生本职工作
近日,记者在中东部一些地区调研发现,当前部分地方形式主义向医院蔓延,影响了医生救死扶伤的本职工作,还容易造成虚浮投机的不良导向。有的医院一年需迎接各类检查十余次,但“外科不看手术、内科不看查房”,主查“八大本”;有时以“留痕”多少评判医疗质量,医护人员集体背书应对提问;职称评审“轻临床、重论文”,部分医生热衷于论文“创新”…
(来源:人民日报)
4. 特大制售假阿司匹林案破获,
流向21省、涉案价值超千万!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破获一起特大制售阿司匹林等西药案,涉案价值超千万元。更让人震惊的是,经过检测后发现涉案的阿司匹林药物有效成分为0。让大家更为恐慌的是,这些假药(阿司匹林、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等)不仅在安徽省多家药店售卖,还发往了全国 21 个省份 49 个地区,安徽只是其中一个极其弱小的分支。
(来源:安徽网)
5. 这些中成药, 被大三甲暂停使用
近日,有知情人士提供了一份省级三甲医院的中成药临床使用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的一些细则包括:非《国基目录2018年》内的口服和外用中成药品种仅限中医科和干部病房使用,其他科室暂停使用。非《国基目录》内的中药注射剂仅限中医科和干部病房申请使用。这意味着,未在《国基目录》的中成药品种,将失去这家省级三甲的绝大部分市场。因此,除了这268个基药品种,其余国产中成药品种,都基本被这家三甲医院拒之门外。
(来源:赛柏蓝)
医学前沿
1. 维D和钙片跌下神坛!
被曝长期服用致癌!
近日,塔夫茨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选取了多名试验参与者,并把他们平均分成了两组。一组是30天内服用过维生素D或钙片等膳食补充剂的人,另一组,则是从不服用膳食补充剂的人,只通过饮食获取维生素D和钙。试验结果表明,只吃含有维生素D和钙饮食的试验组志愿者身体一切正常,维生素D和钙降低了死亡几率。而只靠补充剂补充维生素D和钙片的试验者身体非但没有更健康,其癌症死亡率增至了53%。
(来源:肿瘤)
2. 雾霾只伤孩子的肺吗?
不,还伤脑!
2019年3月27日,一项关于空气质量和精神疾病相关性的队列研究发表在JAMA Psychiatry,来自英国伦敦King’s College精神病学研究所的Helen Fisher博士和她的研究团队追踪了1994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4日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出生的2232名新生儿,评估了他们从出生到18岁接触四种常见空气污染物(NO2、NOx、PM2.5和PM10)的情况,并就期间的精神病发病情况对他们进行了量化的监测。研究显示:接触四种空气污染物的青少年的精神病经历更为常见。
(来源: 医学界)
3. 又一肝癌治疗靶点被发现,
或可为新药研发铺路!
4月11日,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表示,他们发现了一个与肝癌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p38γ,该蛋白或可成为肝癌治疗新靶点。西班牙国立心血管研究中心卢普·萨比奥研究小组发现,在缺乏p38γ的小鼠和用p38γ抑制剂进行治疗的小鼠中,肝癌发生速度减慢。同时,人肝癌活组织检查显示出p38γ的高表达。未来,人们有可能利用直接靶向p38γ的药物治疗肝癌。
(来源: 今日医药)
关注消化界,每天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