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消化系统疾病基本知识汇总

2020-11-02 03: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消化系统疾病基本知识汇总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胃炎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多灶性糜烂、浅表溃疡、出血灶),Curling溃疡(烧伤应激),Cushing(CNS病变应激)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主因Hp感染(B型)。A型胃炎有胃酸缺乏。诊断依赖内镜检查和胃粘黏膜活检。


治疗:一种胶体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若干种抗菌药物。VitB12用于A型萎缩性胃炎有恶性贫血者。


Hp根除的适应证:


①伴有胃黏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异型增生者;

②有消化不良症状者;

③有胃癌家族史者。


本章重点


了解一下急、慢性胃炎的分型,还有就是2个概念:Curling溃疡和Cushing溃疡,至于诊断和治疗就比较容易一些,熟悉一下就好。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病因


Hp感染、药物(NSAID)、遗传、胃排空障碍、其他(应激、吸烟)。


表现


上腹部疼痛(慢性反复、节律性、周期性)。老年人PU(多无症状,疼痛多无规律,胃体中上部高位溃疡及巨大溃疡)。


检查


侵入性Hp检测RUT,胃液分析(BAO>15mmol/L、BAO/MAO>60%示胃泌素瘤),血清胃泌素测定(>500pg/ml示胃泌素瘤)。


四大并发症


出血(黑便,呕血,循环衰竭)


穿孔(腹膜炎)


幽门梗阻(空腹振水音splashing sound,胃蠕动波peristaltic wave)


癌变(少数GU)


X线钡餐呈龛影,内镜。


PU的治疗:


根除Hp


三联疗法:PPI+两种抗生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


四联疗法:PPI+胶体次枸橼酸铋+两种抗生素


(治疗1~2周,效果不佳者加用抗酸分泌剂2~4周,治疗完成>4周后复查14C呼气实验)


抗酸分泌


H2RA(西米替丁,雷尼替丁)


PPI(奥美拉唑)


保护胃粘膜


硫糖铝(不良反应:便秘)


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短期,舌发黑)


米索前列醇(子宫收缩,孕妇禁用)


NSAID溃疡治疗和预防


对服用NSAID后出现的溃疡


↗情况允许,立即停用NSAID →予常规剂量常规疗程的H2RA或PPI治疗

→换用特异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

↘不能停用NSAID→选用PPI治疗(H2RA疗效差)


溃疡复发的预防


1.溃疡复发的预防


PPI或米索前列醇


2. 溃疡复发的治疗:


长程维持治疗(H2RA常规剂量的半量睡前顿服)适用于:


①不能停用NSAID的溃疡患者 


②Hp溃疡Hp未除 


③Hp溃疡Hp根除+一般基础情况差 


④非Hp非NSAID溃疡


本章重点


本章是本篇重点之一。重点学习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其中又以Hp感染最为重要。要掌握其临床表现和一些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的特点以及并发症(很重要)。 

 

溃疡性结肠炎UC


表现


直肠、乙状结肠黏膜连续性,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反复发作慢性病程。呈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并发症


并发中毒性巨结肠(低钾、钡剂、抗胆碱能药物诱发,压痛和鼓肠体征)。


鉴别


Crohn病CD(炎性肉芽肿,末端回肠和临近结肠,节段性,黏膜全壁)。


诊断


检查粪便病原学(排除感染性结肠炎)


结肠镜


典型改变


①黏膜细颗粒状,质脆、出血;


②弥漫性糜烂或多发性浅溃疡;


③见假息肉及桥状黏膜,结肠袋变钝消失。


X线钡剂灌肠


典型


①黏膜颗粒样改变;


②多发性浅溃疡边缘毛刺状锯齿状,炎性息肉多个圆形充盈缺损;


③肠管变硬,呈铅管状。


治疗药物


氨基水杨酸制剂SASP,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


UC诊断标准:


首先排除消化道其他相关疾病,再符合以下条件:


①典型临床表现+结肠镜特征至少一项或黏膜活检或钡剂灌肠特征至少一项=确诊;


②不典型临床表现+典型结肠镜或黏膜活检或钡剂灌肠特征=确诊;


③典型临床表现或典型既往史+无典型结肠镜或钡剂灌肠特征=疑诊随访。


UC诊断内容(格式要求四项):


1.临床类型


①初发型;


②慢性复发性;


③慢性持续型;


④急性暴发型。


2.严重程度


①轻型:腹泻<4次/日,无炎症反应和全身症状;


②中型:腹泻>4次/日,轻重之间,轻度全身症状;


③重型:腹泻>6次/日,明显粘液血便,全身症状显著:持续发热,脉速,贫血,血沉↑,体重↓。


3.病变范围:


直肠炎,乙状结肠炎,左结肠炎,全结肠炎等。


4.病情分期


活动期,缓解期。


UC和CD的鉴别:

项目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Crohn病

症状

脓血便多见

脓血便较少见

病变分布

连续

节段性

直肠受累

绝大多数

少见

肠腔狭窄

少见、中心性

多见、偏心性

溃疡及黏膜

溃疡浅,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脆性增加

纵行溃疡、黏膜呈卵石样,病变间黏膜正常

病理改变

固有膜全层弥漫性炎症、隐窝脓肿、隐窝结构明显异常,杯状细胞减少

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黏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

 

肝硬化cirrhosis


病因


“病毒酒精胆汁积,营养循环血虫吸,免疫代谢药物毒,还有原因搞不清”:


①病毒性肝炎;

②酒精;

③胆汁淤积;

④循环障碍;

⑤药物或化学毒物;

⑥免疫疾病;

⑦寄生虫感染;

⑧遗传和代谢性疾病;

⑨营养障碍;

⑩原因不明。


表现


代偿期乏力,食欲减退;失代偿期肝病面容(皮肤干枯、面色黝黑),营养差,体重减轻,对脂肪蛋白耐受差,易腹泻,腹胀腹痛,出血倾向,雌激素增多,糖尿病,蜘蛛痣(中心受压退色),肝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腹侧处红斑),门脉高压三联征(脾大,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呈水母头状、痔静脉扩张形成痔核,腹水)。


并发症:


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应立即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少尿无尿,氮质血症,低血钠,低尿钠,肾无重要病理改变)、肝肺综合征(进展性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氧血症PaO2<70mmHg或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20mmHg)、肝性脑病(扑翼样震颤,谵妄,昏迷)、酸碱电解质紊乱、血栓栓塞。


诊断


①病史病因;

②症状体征(门脉高压、肝功障碍);

③肝功评定: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腹水程度,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A级≤6分,C级≥10分(15分满分,基本平分);

④B超、CT、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即可确诊门脉高压,>12mmHg)、肝活检。


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


肝功减退


1.全身症状:乏力、低热、消瘦、体重↓、肌萎缩,水肿

2.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腹泻,腹胀,腹痛                 

3.出血倾向:牙龈,鼻腔出血,皮肤黏膜紫癜    

    

4.内分泌紊乱:

①肝病面容与皮肤色素沉着(黑色素) ;       

②蜘蛛痣,肝掌,性功减退,男性乳房,闭经,不育(雌激素);

③血糖异常:高血糖(胰岛素)or低血糖(肝糖原储备↓)。


5.黄疸  


门脉高压


1.门脉侧支循环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痔腹壁静脉曲张呈水母头状;

2.脾大与脾亢:三系减少,出血贫血感染;

3.腹水:腹胀,移动性浊音。


腹水形成机制:


① 门静脉高压;

② 血清白蛋白减少;

③ 淋巴液生成过多;

④ 肝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钠水潴留;

⑤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腹水治疗:


① 限制水钠摄入;

② 利尿剂首选螺内酯,可合用呋塞米;

③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④ 排放腹水,输注白蛋白(控制肝肾综合征);

⑤ 自发性腹膜炎控制感染(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兼顾革兰阳性球菌抗生素)。


本章重点


是本篇最重要的一个内容,经常会出病例分析,而且很多内容也可以变成问答题来考,要引起重视。首先要熟悉肝硬化的10大病因,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腹水形成的机制,还要注意2个名词:肝肾综合征和肝肺综合征,另外并发症是一定要掌握的,治疗主要是腹水的治疗。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重点是诱因,导致代谢紊乱,CNS功能失调综合征。


临床表现


人格改变、智力减退、扑翼样震颤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昏迷、死亡。可逆转,易反复。


机制


氨代谢中毒,中枢抑制性GABA/BZ受体增多。


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


0期(潜伏期,SHE)无行为性格异常,无神经系统病理征,脑电图正常,仅心理/智力测试有轻微异常;


1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有扑翼样震颤;


2期(昏迷前期)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有明显神经体征,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肝臭;


3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可以唤醒应答对话。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


4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


肝性脑病诱因:


1.肝脏病变:原发性肝癌等

2.脑中枢抑制:酒精、催眠镇静药、麻醉药等

3.NH3生成过多: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排钾碱中毒等

4.NH3排泄减少:便秘,大量利尿,大量引流腹水,尿毒症等→肾前性氮质血症

5.NH3处理过少:门体分流、门脉血栓等

口诀:“肝癌血栓分流术,药物容量产氨多”


HE诊断依据:


① 基础病变:严重肝病、广泛门体侧支循环;

② 症状: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可引出扑翼样震颤;

③ 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

④ 脑电图改变;

⑤ 心理智能测验、诱发电位异常;

⑥ 头部CT/MRI排除脑血管意外及颅内肿瘤等疾病。


HE治疗:


①消除诱因(控制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禁用镇静麻醉药,纠正水电紊乱,谨慎利尿和放腹水,防治顽固性便秘);

②营养支持治疗(限制蛋白摄入);

③减少肠道毒物生成与吸收(清洁肠道,口服乳果糖和抗生素,益生菌);

④促进氨的清除(鸟氨酸门冬氨酸OA、锌制剂);

⑤ 拮抗神经毒素(氟马西尼拮抗BZ受体,支链氨基酸);

⑥ 基础疾病治疗(阻断肝外门体分流,人工肝,肝移植)。


本章要点


熟悉其发病机制(几个学说),因为治疗都是根据这些学说来的。临床表现里面的分期相对比较重要,还有一个SHE(亚临床性肝性脑病)要关注一下。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表现


腹痛(大量饮酒或饱餐后,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上中腹向腰背放射),恶心呕吐,发热。


诊断


SAP呈急腹症,移动性浊音(血性腹水),麻痹性肠梗阻,并发假性囊肿,Grey-Turner征(血液、胰酶、坏死组织液渗入腹壁,两侧肋腹部皮肤灰紫色),Cullen征(脐周皮肤青紫),血钙<2mmol/L,腹水高淀粉酶活性,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肢体出现脂肪坏死。


并发


“二肿三衰大出血,脑病感染高血糖”


(胰腺脓肿,假性囊肿,ARF,ARDS,AHF,消化道大出血→DIC休克,胰性脑病,感染,高血糖)。


诊断


血清淀粉酶≥正常3倍,CT确定急性坏死。


SAP(重症)诊断标准:


①临床症状: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斑点,休克征;

②体征:腹强直,腹膜刺激,Grey-Turner, Cullen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黄疸、手足低钙抽搐;

③实验室检查:血钙<2mmol/L,血糖>11.2 mmol/L,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

④腹腔诊断性穿刺:高淀粉酶活性腹水、血性腹水。


治疗


MAP(轻症)治疗:禁食,输液, 胃肠道减压,抑酸,止痛。


SAP(重症)治疗:ICU监护,生长抑素(抑胰液分泌),预防感染,手术治疗(或内镜EST),营养支持。

 

消化道出血


四大病因


原位,临近,全身性出血,门脉高压并发。


临床:


呕血与黑便,周围循环衰竭征(肢冷,心速,血压低,站立晕厥,休克),血象变化,发热,氮质血症。


诊断


24~48小时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便隐血阳性(>5~10ml);黑粪(50~100ml);呕血(胃积血250~300ml);头晕心慌乏力(400~500ml);周围循环衰竭征(>1000ml)。


持续出血征:


①反复呕血,黑便加重,肠鸣音亢进;

②Hb,RBC↓,网织红↑;

③充分补液输血后仍有周围循环衰竭征;

④尿量足,但尿素氮↑。


紧急输血征:


①平卧→坐位,Bp下降超过15~20mmHg,HR上升超过10次/min

②伴失血性休克表现;

③Hb<70g/L或血细胞比容<25%。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


①急救(卧位,通气道,监护生命体征);

②输血(掌握紧急输血指征);

③止血(RABSDIS原则:R休息A畅通气道B输血S阻塞D药物I介入S手术)。


本章要点


重点是上消化道出血。掌握最常见的四大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紧急输血的指征。


来源:医学资料圈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