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也要高度警惕胃癌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几年来明显呈年轻化,19岁~35岁人群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多数存活不超过6个月。为何会这样?该怎么办?
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好发于40岁~69岁人群,但近几年来,我国胃癌发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有数据显示,近5年来19岁~35岁人群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35岁以下年轻胃癌患者比例占病患总数的6%~11%,且恶性程度较高,生存期更短,多数存活不超过6个月。
不久前,我科室一位24岁的实习医生,因黑便一周做胃镜时发现胃癌并广泛转移,没多久就并发肺栓塞而死亡,而患者一周前还在打篮球。迄今为止,我发现的最年轻的胃癌是19岁。
近段时间,发现不少20岁~30多岁年轻人患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示轻、中度肠化生,我与他(她)们开玩笑,年纪轻轻而胃已经老了。肠化生多见于中老年人,是胃癌前病变,有关知识参阅我的其他文章“肠化生与胃癌有多大关系?”
一、为什么年轻人患胃癌越来越多
除胃癌常见原因外,年轻人生活节奏过快、睡眠严重不足、饮食无规律、工作和心理压力过大,而对胃不适又不以为然而忽略治疗,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罹患胃癌的主要因素。
年轻人患胃癌有以下5方面原因
1. 不良生活习惯
研究显示,80%~90%的胃癌是由自己引起的,与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年轻人常常认为自己年轻,就肆意挥霍自己的健康。
伤胃的不良习惯有:
★ 大量吸烟、酗酒,常喝浓茶、咖啡。
★ 嗜好熏烤、油炸、洋快餐食品;高盐、高糖、高脂、腌制食物;偏食、挑食,只吃肉类,不吃或少吃新鲜蔬菜水果;喝污染水,吃发霉食物。
★饮食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大吃大喝,狼吞虎咽,经常吃夜宵。
据调查,三餐不定时者胃癌发生率高出常人1.3倍。
胃酸、胃蛋白酶是胃的重要损害因子。饥饿时,胃内胃酸、胃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暴饮暴食使胃壁过度扩张,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也会促成胃损伤;睡前进食,可刺激夜间胃酸分泌过多。
★ 长期熬夜、日夜颠倒、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过度疲劳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分泌过多而黏液减少。
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更新一次,这个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经常熬夜,胃肠道得不到休息,胃黏膜修复就会受到影响。
★ 悲观、紧张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多、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
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损伤胃黏膜,进而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增加癌变概率。
2.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公认的胃癌第1号致癌因子,与许多胃病有关。虽然,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可促使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39%的胃癌发病率。
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0%,儿童感染率30%~40%。大多数首次幽门螺杆菌感染都发生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大多10岁以前),幼年时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与青年时期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3. 遗传因素
目前认为胃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据研究,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父或母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普通人群增高4倍。
4. 环境恶化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伴随环境破坏,空气、水源、食品安全等问题十分严峻,无不向人们的健康发出挑战。
5. 不重视小胃病养成大问题
对胃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饱胀、胃纳差、黑便等不够重视,以为是小问题,年轻熬一熬就过去了,不愿做胃镜检查,即使做了胃镜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正规治疗,逐步导致癌变。
二、年轻人胃癌的特点
1. 女性多见,伴卵巢转移者多
年轻人胃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3~2.6;卵巢转移率高达14%,1/3患者以卵巢肿瘤就诊。
2. 临床表现不同
年轻人胃癌腹痛位置偏右上腹多见;就诊时大多为晚期,幽门梗阻者多,40%患者以呕吐为第一表现;易出血,大多为少量、间断出血,以黑便为主或只表现贫血。
3. 恶性程度高
分化很差的黏液腺癌占年轻人胃癌的50%~60%,是老年患者的3~6倍;年龄小于20岁的患者更是高达80%~90%。
4. 中晚期患者居多
60%~85%为中晚期,20岁以下者几乎全部是中晚期。晚期胃癌手术效果差,术后容易转移和复发,5年生存率仅20% 。
早期胃癌九成以上患者能存活10年以上,部分可在胃镜下治愈。年轻人胃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发现时大多为中晚期,病程短,治疗效果很差。
三、要高度重视某些症状,及时做胃镜检查
早期胃癌通常缺乏症状,容易被忽略,而年轻人总以为自己年轻,往往不重视自身健康,对身体的一些问题能忍则忍,最后酿成悲剧。
1. 要高度重视以下症状
★ 上腹饱胀
这是一种模糊的闷胀感,在进食后或进食不当时胀闷,也可以没有明确的诱因。劳作时感觉不明显,平静时可感知,感觉往往较长时间存在。
★ 上腹疼痛
通常是隐痛可以忍受,但不易缓解或缓解后短时间又可出现。
★ 慢性胃病近期疼痛规律消失
慢性胃病近期疼痛规律消失,或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现效果欠佳。
★ 黑便
当出血量少时大便仍可黄色,只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不易引起患者注意。
★ 其他症状
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早饱,少量进食即感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尤其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
2. 及时胃镜检查
早期胃癌病变轻微,尤其局限于黏膜层的仅仅表现为局部胃黏膜发红、苍白、糜烂、浅小溃疡或微小隆起。这些改变只有胃镜检查才能发现,X线或CT检查均不能发现。
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活检,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胃镜下还可对一些早期胃癌进行根治性治疗。
有时需要定期复查胃镜,复查间隔依病情而定。
四、年轻人该如何预防胃癌?
1. 首先要高度重视
在年轻人看来,癌症是一件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事,那是老年人的事,与自己无关。那就大错特错了,胃癌正在越来越年轻化。
年轻人需要敬畏生命,尽量避免危害自身或他人健康的行为。
2. 年轻人也要注意养胃
年轻人患胃癌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必须杜绝上述不良习惯,平时也要注重养胃,尤其有胃部不适的人。
进食易消化食物,三餐规律、定时定量,吃八分饱,饮食要淡口味、少辣、低盐、低糖,进温热食物,忌烫、忌冷、忌烟忌酒忌浓茶、忌刺激性大的食物、忌过分糙糙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心情开朗,少压力。
适当多进食一些具有护胃作用的食物:
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如杏仁、榛子、花生等。大蒜,能抑制胃内硝酸盐还原菌和霉菌的生长;甘蓝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1及维生素U,不仅能抗胃溃疡、保护并修复胃黏膜组织,还可以保持胃部细胞活跃旺盛,降低病变的概率。
3. 根除幽门螺杆菌
14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检测幽门螺杆菌(可用13C或14C呼气试验),阳性者均宜根除,可采用标准四联疗法,14天疗程,治疗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4. 及时就医
有上腹不适的年轻人,需及时就医,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正规治疗。
新指南指出:35岁以上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胃镜筛查。笔者认为:35岁以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年轻人,即使无上腹不适,但饮食生活习惯不良,尤其有胃癌家族史者,也应做胃镜筛查。
作者:王伯军 来源:王伯军大夫谈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