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医事丨大变革!本科、专硕学历临床医生,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同等对待;首个男性避孕药将上市,避孕率高达97%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医疗政策与医声医事
1. 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举行,钟南山获授共和国勋章
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将于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还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钟南山获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获授人民英雄称号。
来源:央视新闻
2. 李克强:推进突出临床实践的职称评定
9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考试评价改革,推进突出临床实践的职称评定。当天会议部署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人才保障。
会议决定,要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临床实践保障机制,加强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职能,推进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建立中医药跟师临床学习制度。要围绕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经住院医师培训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等方面与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药资讯
1. 新冠疫苗接种者出现疑似严重不良反应,阿斯利康Ⅲ期试验暂停
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9月8日表示,由于试验中一名接种者出现疑似严重的不良反应,该公司宣布暂停其COVID-19疫苗的Ⅲ期试验。
参与试验的一名英国志愿者被诊断患有贯穿性脊髓炎,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阿斯利康表示,目前病因尚未确认,将对此进行独立调查以确定病例是否与疫苗存在联系。阿斯利康在声明中称,试验的停止是自愿发起的,为试验中出现潜在不明原因的疾病时必要采取的常规行动以确保试验的完整性。目前还不清楚该疫苗试验的暂停将会持续多久。
来源:STATNEWS、BBC
2. 国内首款依达拉奉注射液获批适用于渐冻症治疗
9月9日消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批准了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依达拉奉注射液新的适应证用于渐冻症治疗。这是全球第二家、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依达拉奉注射液,由于该药曾被长期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安全性良好。因此在获批渐冻症治疗用药后,有望帮助患者尤其是中国患者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渐冻症,目前确认有效的药物仅有利鲁唑及依达拉奉。其中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以减轻氧化应激效应,而氧化应激是渐冻症发生和进展重要的影响因素。
来源:健康时报
3. 国产新冠疫苗已有数十万人紧急接种,目前零感染
据悉,国药中国生物研制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紧急使用,已经接种了数十万人次,无一例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人感染;其中打完疫苗之后去海外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数万人,截至目前仍为零感染。
国药中国生物总法律顾问周颂介绍,国内新冠灭活疫苗获批临床试验的有三支,国药中国生物占了其中的两支。意义更为重大的是,新冠灭活疫苗的紧急使用,面向的都是高风险暴露人群,比如救治新冠感染者的医护人员,去往疫情高风险国家的外交人员、外派员工,中资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人员等。
来源:澎湃新闻
4. 国产抗PD-1单抗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9月10日,君实生物宣布,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鼻咽癌已于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特瑞普利单抗成为首个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国产抗PD-1单抗,这是继2020年5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鼻咽癌获得FDA孤儿药认证后又一重要注册进展。
突破性疗法源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安全及创新法案》的规定,适用于治疗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且初步临床证据显示出显著优于现有疗法的药品,旨在加速该药品的开发和审评程序,是继快速通道、加速批准、优先审评之后,FDA又一重要的新药评审通道。
来源:财经网
医学前沿
1. 监测基因拷贝数变化,提前十年预测食管癌进展
日前,最新一期的Nature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88例巴雷特食管患者进行了长达15年的抽样研究,对777个活检标本进行了浅层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出现组织病理学转化之前10年,基因拷贝数的改变也可以将疾病进展与疾病稳定区分开来。
此外,这种检测方法价格低廉,与当前基于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的方法相比,基于基因拷贝数变化的分类,可以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并能够减少那些不太可能患食管癌的患者的检测和不必要的治疗。
来源:生物探索
2. 首个男性避孕药将上市,避孕率高达97%
近日,据国内媒体报道,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研究人员称,该机构已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款注射式男性避孕药RISUG的临床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药避孕成功率为97.3%,无副作用报告。如果能通过审批,其将成为世界首款注射类男性避孕药物。
该药的原理是,向男性的输精管中注射一种无毒的聚合物凝胶,几分钟后凝胶在输精管壁上形成一层透明的包被,在凝胶中的聚合物表面电极的破坏下,亿万精子将失去活力,不能够再顺利“出兵”,并且凝胶所含的化学物质对精子的外膜来说是摧毁性的。
来源:掌上医讯
3. 中国科学家绘制首个中国人结直肠癌及转移相关多组学整合图谱
9月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曾嵘研究组、吴家睿研究组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卫研究组等单位,在Cancer Cell在线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收集了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480个临床样本,对这些样本分别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甲基化芯片等多组学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与西方人数据集比较,最终绘制了首个中国人结直肠癌及转移相关的多组学整合图谱。
该研究工作整合系统生物学理论,组学分析技术和临床基础,基于多组学图谱提出了转移性结直肠癌分子分型与个性化治疗新策略。
来源:Bio生物世界
4. 宣武医院贾建平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9月3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在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针对中国人载脂蛋白E4(APOEε4)的携带情况进行分析,对来自全国30多个省份的15119人进行APOE基因型检测和分析,证实了APOEε4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强关联性,揭示了APOEε4等位基因在三种AD亚型中起到了不同风险效应,尤其在未知基因突变的家族性AD中起到了尤其突出的风险效应。
APOEε4对已知基因突变的家族性AD无风险效应,而对未知基因突变的家族性AD具有最强的风险预测能力,APOEε4基因型可能是造成未知基因突变的家族性AD主要原因之一,解释了大量此类家系致病的风险基因,为今后精准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
来源:Bio生物世界
5. 比二甲双胍还厉害!一种肝脏蛋白质可有效控制血糖
近日,墨尔本大学研究发现,肝脏自然产生的SMOC1蛋白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与目前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相比,这种蛋白质似乎更加出色,因此,工程形式的SMOC1或许可以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人员希望,基于SMOC1的新型治疗方法能更加持久更加有效。该研究于9月2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
在肝脏中起作用的蛋白质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2型糖尿病药物,这属于世界上首次。与二甲双胍相比,SMOC1还降低了脂肪肝和胆固醇水平,这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
来源:转化医学网
6. 新型双重CART细胞免疫疗法可对抗HIV病毒库
哈佛医学院等4家机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型双重T细胞免疫疗法,这种疗法可以帮助对抗艾滋病毒感染。该研究8月31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研究表明,相对直接的改变T细胞的工程方式可以使其效力和持久性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发现对使用T细胞来对抗艾滋病毒和癌症具有重大意义。
CART细胞是一种强大的免疫疗法,目前用于癌症治疗,患者自身的免疫T细胞被改造成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s)。这些CARs重新编程T细胞,以识别和消除特定的患病或感染细胞,如癌细胞或潜在的艾滋病毒感染细胞。
来源:转化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