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IBD诊断总时间延迟相关因素研究——来自英国的诊疗研究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褚天承 沈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消化内科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上海市炎症性肠病研究中心
本文得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微科研社学术支持
导读
炎症性肠病(IBD),尤其是克罗恩病(CD)的诊断延迟是非常普遍的。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IBD的确诊报告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有了症状。及时诊断IBD是非常重要,因为更早的生物治疗能够促使黏膜愈合,减少住院和手术,并且改善生活质量。在英国,医疗保健在访问点(point-of-access)是免费的,全科医生是二级保健服务的守门人(gatekeeper)。大多数接受初级治疗的胃肠道症状患者同时有功能性肠道紊乱,但只有少数患有炎症性肠病,即使在典型症状中区分肠易激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都是存在困难的,因此诊断颇具难点。
内容
与炎症性肠病诊断时间延长的因素有哪些?
延迟诊断炎症性肠病是常见的,英国该领域研究缺乏。该研究力图确定与炎症性肠病诊断时间延长相关的因素及其后果。
研究采用的方法
该质量改进研究纳入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49家全科诊疗机构(GP)和胃肠病学二级护理机构中确诊的304名新发炎症性肠病的成年人。测量与延迟诊断时间相关的人口学、临床和实验室因素:(a)患者表现 ;(b)全科医生转诊 ;(c)疾病诊断以及与复杂病程相关的因素(住院和/或手术和/或生物制剂治疗)。
研究结果
50%的患者在就诊4个月内被诊断,92%的患者在初发症状开始两年后被诊断。克罗恩病诊断延迟(7.6个月)较溃疡性结肠炎(3.3个月)更为常见。出现急性发作而非诊断延迟的患者更有可能有复杂的病程。
得出的结论
从症状出现到就诊的时间是影响炎症性肠病患者确诊的最重要因素。急性表现较为常见,并且与复杂病程相关。
专家解读
该研究中,五分之一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表现为急症,一半的患者在症状出现4个月内被诊断,十分之一的患者在诊断前症状持续两年以上。病情紧急的患者和两年后才确诊的患者更有可能在确诊后的一年内出现复杂的疾病表型。
该研究具有的优点:第一,这是第一个“IBD诊断总时间”延迟相关因素的研究;第二,使用全科医生记录来获取初次诊疗数据,以便准确地确定全科医生初步诊疗的日期,减少回忆偏差;第三,使用了一种新的指标来调整研究结果,这一指标削弱了既往其他类似研究的偏倚。
该研究的局限:第一,研究受到缺失值的限制。该研究排除了87位患者,因为不能明确临床症状开始时间,同时该研究排除了观察值小于100的变量,这可能限制了检验效能;第二,目前尚不清楚症状出现日期是否能够反映潜在的炎症或功能性肠道紊乱;第三,经历了多年延迟诊断的患者数量很少,限制了亚组分析的效力;第四,本研究使用的延迟统计定义可能不能反映患者对疾病本身认识上的延迟。
总之,该研究认为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是影响诊断炎症性肠病时间的重要因素,疑似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应该尽早就诊,明确诊断。
注:
原文来自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20 Aug;52(3):471-480. 作者和点评人在原文基础上有修改。
沈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上海市炎症性肠病研究中心
作者:褚天承 沈骏 来源:IBD学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