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 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了转移性大肠癌的综合组学数据,为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iNature
尽管治疗方面的进展不断增加,但在与癌症相关的死亡中,结直肠癌(CRC)尤其是转移性CRC导致的死亡率仍然很高。目前,只有DNA错配修复状态,RAS突变和BRAF突变状态会影响临床决策。预计将有助于改善治疗的多组学特征将导致精准和个性化的护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结合可以提供更多的见解,仅凭基因组分析可能无法破译。
2020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吴家睿,曾嵘及海军医科大学张卫共同通讯在Cancer Cell 在线发表题为“Integrated Omics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整合了来自中国结直肠癌(CRC)队列中146例患者的480个临床组织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其中70例具有转移性CRC(mCRC)。
蛋白质组学分析可区分三种CRC亚型,其特征是具有不同的临床预后和分子特征。单独对原发肿瘤进行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成功地区分转移灶。转移组织在遗传学上与原发性肿瘤表现出高度相似性,但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却没有,并且激酶网络分析显示原发性结直肠肿瘤与其肝转移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使用31种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的体内异种移植药物测试显示出个性化反应,这也可以通过激酶-底物网络分析来预测,无论肿瘤是否在靶向药物的基因中携带突变。该研究为更好地了解mCRC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并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死亡率第四的癌症,每年有近90万人死于CRC。衰老,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会增加患CRC的风险,其分子定义的亚组的预后不同。之前在TCGA和CPTAC大肠癌研究中已经表征了多组学特征和分子异质性。但是,这些研究更多地关注了非亚洲人群中的非转移状态。
尽管治疗方面的进展不断增加,但在与癌症相关的死亡中,CRC尤其是转移性CRC导致的死亡率仍然很高。目前,只有DNA错配修复状态,RAS突变和BRAF突变状态会影响临床决策。预计将有助于改善治疗的多组学特征将导致精准和个性化的护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结合可以提供更多的见解,仅凭基因组分析可能无法破译。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Cancer Cell )
在这里,该研究介绍了来自中国队列的转移性CRC中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整合研究数据。对多组学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亚型和转移具有明显的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特征。激酶-底物的相关性被确定为潜在治疗药物反应的准确指标。总体而言,该研究结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其中包含有前途的CRC治疗目标和评估指标。
参考消息: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0.08.002
作者:枫叶 来源:i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