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医事丨基层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发布,4 个方面 42 项指标纳入考核;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建设教授团队首次发现新型遗传性肝病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医疗政策与医生医事
1. 基层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发布,4 个方面 42 项指标纳入考核
8 月 13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试行)》,将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服务提供、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等 4 个方面 42 项指标构成。
《意见》要求,各基层医疗机构要建立并运行信息管理综合系统,实现八大功能:(1)健康档案服务与管理;(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3)基本医疗服务管理;(4)中医药服务管理;(5)药品管理;(6)卫生统计信息服务和管理;(7)医疗保险服务管理;(8)综合管理。
来源:国家卫健委
2. 忘熄蚊香致卫生院大火5死5伤,当班护士被批捕
2019 年 10 月 9 日 ,亳州市涡阳县店集镇中心卫生院住院部综合楼发生火灾事故,火灾系一名护士点蚊香而忘记熄灭引起,事故共造成 5 人死亡,5 人受伤,并造成502万元的经济损失。涉事的护士于某已经被批捕,副院长已被撤职,派出所、县卫健委等多名人员被处分。相关部门全力分析事件的责任,值班护士于某,系主动点燃蚊香而忘记熄灭,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所以承担主要责任。
来源:丁香园
3. 北京二级公立医院将全部纳入绩效考核
近日,《北京市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公布,要求北京市二级公立医院将全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西医类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医疗质量、运行效率、持续发展与创新、满意度评价 4 个维度、28 项指标构成。按照要求,今年 8 月底前,纳入考核的二级公立医院要对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成对 2019 年度医院绩效情况的分析评估,将 2019 年度绩效考核指标所需数据上传本市和国家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形成绩效考核大数据。根据绩效考核指标和自评结果,医院调整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实现外部绩效考核引导内部绩效考核,推动医院科学管理。
来源:北京市政府官网
4. 广东一儿保科主任因推荐固体饮料被停职,院方致歉
8 月 8 日,广东惠州市惠城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今年 5 月,有家长和网友反映,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个别医生(陈某,男,40 岁;该院儿保科主任)将“固体饮料”推荐给婴幼儿服用。
经调查,确实存在涉事医生陈某向对普通奶粉有过敏症状的婴幼儿推荐服用固体饮料的行为。目前,惠城区卫生执法监督部门对涉事医生陈某进行停职检查、并免去其现有职务,同时对其进行停止处方权、扣罚绩效等处理。
来源:红星新闻
5. 北京13类人员享受医保免缴,将实现“应保尽保”
8月10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对《关于个人缴费享受政府补贴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进行解读时透露,2018年以来,北京市医保基金已为35万余免缴人员支付基本医疗费用近20亿元,大病保险费用约1亿元。未来,医保部门与各主管部门将建立“联网通办”工作机制,将原来的个人缴费享受政府补贴人员(“免缴人员”)身份认定和医保参保两个流程合二为一。
13类免缴人员及其主管部门
来源:北京日报
医学前沿
1. 普京宣布俄罗斯首个新冠疫苗注册,女儿已接种
据报道,8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次政府会议上宣布,俄罗斯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注册新冠疫苗的国家。
普京表示,该款新冠疫苗已于11日获得了俄罗斯卫生部的批准,希望俄罗斯尽快开始批量生产。报道说,俄罗斯的首款新冠疫苗由俄加马列亚研究所和俄罗斯国防部联合研制。该疫苗于6月18日启动临床试验,所有38名志愿者都产生了免疫力。另据路透社消息,普京还表示,自己女儿已经接种新冠疫苗。消息一出引发轰动,世界各地的疫苗科学家对该疫苗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没人知道它是否安全或是否有效。他们使医护人员及其民众处于危险之中”。
2. 清华大学徐弢团队首次利用“原位体内生物打印”治疗胃创伤
清华徐弢等开发了一种微型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内窥镜进入人体,以在体内进行组织修复。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安装到内窥镜上的微型生物打印平台,用于进入人体并进行生物打印,这成功克服了不做有创手术就不能为内部组织修复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打印操作的难题。
徐弢教授等科学家首先提出了原位体内生物打印的概念,以解决传统生物打印中的现有缺陷。他们表示,通过使用微型机器人结合“原位体内生物打印”的新概念在体内进行了组织修复,已经向治疗胃创伤的新方法迈出了第一步。
来源:转化医学网
3. 新型纳米假病毒,一次治疗诱导系统性免疫用于治愈肿瘤
8月10日,麻省理工Ron Weiss教授、Darrell J. Irvine研究员,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董一洲教授合作,在 Nature Cancer 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多功能纳米材料,临床前期研究表明,该材料可以一针治愈50 mm2的黑色素瘤和结肠癌,治愈率达到60%~80%。该材料由脂质体构成纳米结构,包裹着可以自我复制的RNA编码IL-12。
研究人员利用该新型材料的同时诱导了癌症细胞的免疫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激发了癌症发生部位的炎症反应,成功的激活了内源性的CD8+T细胞来清除癌症。
来源:Bio生物世界
4. 阿司匹林会加速老年人晚期癌症的进展,增加死亡风险
近日发表在《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患有晚期癌症的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其疾病进展和过早死亡的风险。
这项研究启动了阿司匹林在老年人中使用的事件,ASPREE试验,这是首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健康老年人中每日使用低剂量(100 mg)阿司匹林。这项研究包括19,114名7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和美国社区居民(美国少数民族65岁以上),在研究开始时这些受试者没有心血管疾病、痴呆或身体残疾。
来源:转化医学网
5.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建设教授团队首次发现新型遗传性肝病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肝病研究团队发现并报道了一种新的遗传性肝病,致病基因为ZFYVE19,临床表现为先天性肝纤维化、硬化性胆管炎和高GGT胆汁淤积症。该研究论文标志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肝病领域的专业研究水平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由原先以传染性肝炎为主,逐渐转变为以遗传性肝病等罕见病为主,数十年间,儿童肝病疾病谱发生了巨大转变。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