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丨“明镜汀”第六期重磅来袭,并回看“第五期”十位大咖分享早期胃癌诊治热点
“明镜汀”是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发起,联合 “消化界”倾情打造的消化内镜规范诊疗学术项目,希望能为消化内镜医生提供一个线上学习和交流的早癌诊治学习平台。
“明镜汀”将联合消化内镜、病理、肿瘤等科室专家,针对早癌相关的诊疗、前沿资讯、病例分析以及技术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并定期组织答疑直播,旨在服务于更多相关科室医生,从而惠及更多患者。
新冠仍未完全散去,我们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搭建高效的线上平台,建立更完善的诊疗思路,造福更多患者。
让我们在春天到来之际,“赫”众家之力,敬美好“胃”来!
会议日程
直播观看方式
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扫描二维码提问
内镜专家
和水祥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学组副组长、早癌诊治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老年病协作组、食管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循证医学医师分会委员
徐国良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与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黄智铭 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理事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全国委员
覃山羽 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胰腺协作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早癌协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超级微创协作组委员
亚太超声内镜联盟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青委会副主委
屠惠明 教授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常务理事
中华消化心身联盟江苏省消化心身委员会常务理事
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协会理事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柴宁莉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协作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总干事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常务理事
许洪伟 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食管疾病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微创减重协作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
金杭斌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道早癌协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病理协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学组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胰腺协作组青年委员
中华消化心身联盟浙江省委员会青年学组副组长兼常务理事
病理专家
梁锐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心血管病理学组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病理学组全国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学专委会全国委员
王娅南 教授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泌尿学组委员
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常委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分子病理与儿科疾病委员会常委员
刘欢 教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技师长
湖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
陈永林 教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实验医学病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病理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联合“消化界”发起的“明镜汀”消化内镜规范诊疗学术项目自直播以来,受到广大消化、内镜及病理科医生的广泛关注,第五期直播也于2020年4月30日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冀明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齐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同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戎龙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邰艳红教授、沧州市中心医院邢荣格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尔丽绵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闫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贺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臧凤琳教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宋慧教授共同参与了本次直播,为广大消化临床医生带来一场早期胃癌诊治的饕餮盛宴。
专题报告
1. 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标本的规范病理检查及进展
臧凤琳教授认为,针对病理科医生来说,内镜下切除标本(EMR/ESD)需明确病变性质、组织学类型等,同时需明确与患者治疗预后相关的检测指标。早期胃癌内镜切除的治愈性评估判定主要依据局部切除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两个要素。内镜切除标本病理报告包括肿瘤性质(是否癌变)、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脉管及神经侵犯、切缘(水平、垂直)等。肿瘤性质包括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及不典型性增生。针对浸润深度,只有黏膜内癌(M期)及侵犯黏膜下层1/3(SM1期)的癌变符合内镜下治愈性切除的标准。组织学类型包括分化型癌、未分化型癌及混合型癌。同时,臧教授还介绍了两种最新的腺癌:肠母型腺癌和伴淋巴样间质腺癌。对于所有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建议进行常规HER2、原位杂交等的检测,以帮助临床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报告最后,臧教授总结称,内镜切除标本的规范化处理比阅片更重要,消化内镜-病理医师需保持密切沟通,同时需大力推进消化病理亚专科。
2. HER2检测在胃癌中的现状与挑战
闫炎教授分享了HER2检测在胃癌治疗中的现状与挑战。闫教授讲到,胃癌具有极强的异质性,有证据表明,抗HER2治疗在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胃癌患者中,HER2阳性患者预后更差,五年总生存期(OS)降低10%,且淋巴结转移风险更高。随着早期胃癌深度的增加,HER2阳性率逐渐增高。因此,明确HER2状态对于胃癌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内镜下疑诊胃癌的患者,在进行活检时应直接进行HER2检测。在活检标本中,近端胃癌活检标本HER2阳性率较高,而远端胃癌HER2阳性率偏低,因此,应重视远端胃癌活检标本HER2的检测。对于复发或转移性胃癌,即使原发灶评估为HER2阴性,也建议对于复发/转移灶再次活检并检测HER2状态。最后,闫教授总结称,HER2的检测涉及到多学科、多路径、多流程以及整个胃癌患者治疗过程,因此,内镜医生应该和病理科医生通力合作,以使HER2检测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内镜胃癌热点访谈
Q
除了胃镜检查,还有哪些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可用于早期胃癌的初步筛查?
尔丽绵教授:根据2017版的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除了胃镜检查,可以进行血清学筛查,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血清胃泌素17(G-17)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血清学筛查之后,可使用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该评分系统包含5个变量,总分0~23分,根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胃癌发生风险极高;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胃癌低危人群(0~11 分),胃癌发生风险一般。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胃镜精查;中危人群每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低危患者每三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Q
为了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在进行胃镜精查时,推荐的观察顺序是什么?
贺舜教授:提高胃镜检出率,一直是消化内镜医生所追求的目标。在做胃镜检查时,首先要求内镜医生有时刻发现早癌的责任心。在进行胃镜精查时,观察顺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则:(1)要养成习惯,所有患者的镜子观察顺序是统一的;(2)不要出现检查漏诊的情况;(3)强调进镜观察的顺序。
Q
内镜下取材的组织除常规的HE染色,还有哪些免疫检测?
邰艳红教授:针对早期胃癌标本,需要选择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有些免疫组化检测与早期胃癌的诊断和分型相关,如Ki67,评估是否出现增殖带的扩大;还有些判断增生上皮的类型,如CD10、胃蛋白酶、H+/K+ ATP酶等。还有些与中晚期胃癌的组织学分型相关的检测,如EBV检测、AFP检测等。
各位专家所在医院推动胃镜活检小标本检测HER2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吴齐教授表示如果医院能够动员多学科参与进来,对于推动胃镜活检小标本HER2的检测有很大帮助。对于小活检标本或切除标本,邢荣格教授所在医院会常规进行HER2检测。贺舜教授建议应该努力让所有医生和患者都意识到HER2检测的重要性。门诊小标本HER2检测率较低,建议加强门诊小标本HER2的检测。最后,吴齐教授表示,如果门诊小标本HER2检测为阳性(2+或3+),在手术前使用曲妥珠单抗进行治疗,能够很好地控制肿瘤,提高肿瘤治疗疗效。
临床病例分享
1. 早期胃癌HER2阳性病例的思考
贺舜教授报告了一例早期胃癌HER2阳性的病例。患者女性,78岁,间断腹胀5年余入院,胃镜提示贲门浅表隆起+浅表凹陷型病变。超声内镜提示胃壁局部增厚,以黏膜层增厚为主,部分累及黏膜下层。因患者高龄,家属强烈要求内镜下切除治疗。术后病理提示中低分化腺癌,侵犯黏膜下层1200 μm,黏膜下层可见小灶脉管瘤栓,且HER2(3+)。术后1年复查预后良好,但20个月PET-CT检查发现贲门旁软组织结节,伴代谢增高,考虑肿瘤转移,最后使用外科手术近端胃切除。根据这个病例,贺教授总结称,早期胃癌的微创治疗术前明确HER2检测在指导适应证选择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分化差且HER2(3+)病例淋巴结转移风险高,应谨慎选择内镜下微创治疗。早期胃癌ESD术后标本HER2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定淋巴结转移及复发风险,HER2阳性建议手术或曲妥珠单抗治疗。
2. 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胃癌一例
宋慧教授报告了一例晚期HER2阳性胃癌病例。患者男性,57岁,因腹胀2个月入院。进行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肝脏穿刺及病理检查、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恶性肿瘤(HER2 3+),并伴有肝脏继发恶性肿瘤和骨继发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治疗采用营养支持、止痛及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使用后肝功能出现异常,停用卡培他滨。保肝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无好转,自动出院。针对这个病例,吴齐教授建议使用化疗和曲妥珠单抗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也能避免肝功能损伤。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冀明教授总结称,无论是ESD标本或活检标本,应该常规进行HER2检测。如果HER2阳性,可以使用曲妥珠单抗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同时HER2检测也能够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治疗适应证并判断治疗预后,是一个非常好的早期胃癌检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