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系统综述:银屑病和炎症性肠病的全球流行

2021-03-12 03: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系统综述:银屑病和炎症性肠病的全球流行率与双向关联性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解读嘉宾

王晓蕾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本期导读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使用TNF抑制剂(TNFi)出现新发脓疱型银屑病的患者,也有原有银屑病的患者在使用TNFi后肠道病变缓解,但皮肤病变加重的患者。“临床”的意义就在于要有“遇见”,有“遇见”才会有思考,这种感受是任凭怎样的纸上谈兵所达不到的。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原因,进一步搞清楚了TNFi后新发或加重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后,要同时控制这两种疾病,需要抗-IL-12/IL-23p40或抗IL-23单抗。这篇系统综述通过大样本研究的分析,得出了这两种疾病相互合并间的发病率,尤其是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域间的发病率,并对这种差异做出了从遗传背景、环境因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解释。


每篇文献都需要自己的“有心人”。如果是关注这个内容的有心人,可以一读。




背景




银屑病(psoriasis,PSA)和炎症性肠病(IBD)即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复发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


全基因组相关研究表明,银屑病和IBD之间存在多个共同的遗传易感性位点,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IL-17和IL-23。


树突状细胞与Th17/IL-23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银屑病、CD和UC免疫调节失调的关键途径。使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全身药物如甲氨蝶呤,生物制剂,如TNF抑制剂(依那西普除外)以及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时,均可降低疾病严重度,进一步表明这两者间具有相似的病理机制。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银屑病患者IBD风险增加,反之亦然。但目前尚不清楚不同年龄和民族间的患病风险是否有所不同。




方法




自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4月期间,对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行检索,以获取IBD患者合并银屑病或反之的研究数据。分别进行荟萃分析以估计IBD与银屑病的患病率和相关性。




结果




IBD患者中银屑病的流行性情况


IBD患者银屑病患病率的综合患病率为4.2%。成年患者银屑病患病率为3.8%,儿童和青少年银屑病患病率为8.4%。接受TNFi治疗的IBD患者中,出现矛盾性银屑病的患病率为6.7%,而未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IBD患者其患病率为3.1%。


克罗恩病


CD患者合并银屑病的患病率为3.6%,成人和青少年的患病率分别为3.2%和7.3%。按地域分,欧洲CD患者合并银屑病患病率为4.7%,亚洲为1.4%,北美患病率为3.2%。


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合并银屑病的患病率2.8%,其中成人患病率为2.7%,仅一项研究报告了儿童和青少年UC患者合并银屑病的患病率为8.9%。


银屑病患者的IBD患病率


银屑病患者中IBD的总患病率为1.2%。成人和青少年中IBD的总患病率分别为1.3%和0.6%。使用TNFi治疗的银屑病患者中,0.8%的患者出现了矛盾性IBD,而未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银屑病患者中,1.2%也出现了IBD。


克罗恩病


银屑病患者中CD的患病率为0.7%。其中成人患病率为0.7%,儿童和青少年为0.4%。在欧洲为0.4%,亚洲为1.6%,北美为0.5%。


溃疡性结肠炎


银屑病患者合并UC患病率在成人为0.5%,儿童和青少年分别为0.6%和0.2%。按地域划分,在欧洲为0.5%,而其他地区未发现相关数据。


银屑病与任何类型IBD的相关性


IBD的存在与银屑病显著相关(OR=1.8)。存在CD或UC与银屑病的相关性分别为OR=2.0和OR=1.5。银屑病与CD(OR=2.2)和UC(OR=1.6)的发生也显著相关。





研究的主要发现




本研究显示银屑病与IBD有显著相关性,CD和UC患者银屑病患病率分别为3.6%和2.8%,CD和UC患者银屑病患病率分别为0.7%和0.5%。PsA和PsA的IBD患病率分别为1.8%和1.0%。银屑病在接受TNFi治疗的IBD患者中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更为常见,尤其是CD患儿。




对结果的解释




高选择性抑制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途径的药物改变了慢性的免疫介导的炎症疾病的治疗,但也出现了自相矛盾的不良反应(paradoxical adverse events,PAEs)。


TNFi治疗IBD后出现新发银屑病,或反之亦然;使用生物制剂后使原有的银屑病恶化。阻断TNF-α可能会激活树突状细胞产生IFN-γ促进T细胞活化和迁移至皮肤导致银屑病皮肤炎症。


儿童和青少年CD患者银屑病发生率(7.3%)明显高于成人CD(3.2%),原因可能是几乎全部儿童和青少年均接受了TNFi,因此出现银屑病的比例更高。


银屑病和IBD间的关联性得到了遗传关联研究的支持,已确定了银屑病和IBD之间共有的8个遗传易感基因座。


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也参与其中。银屑病和IBD中,异常的皮肤和肠道通透性有助于增强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来自微生物的抗原和位于树突状细胞和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上的模式识别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和NOD样受体。细胞因子如IL-17、TNF和IL-23参与了银屑病和IBD的发病,其他炎症介质如IL-22和Th-22细胞也被认为在这两种疾病中起作用。


IL-17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很高,但抑制IL-17使肠上皮屏障减弱,导致IBD胃肠道炎症加重。


吸烟是改变银屑病患者患IBD的风险的重要环境因素;吸烟者患CD的风险更高,患UC的风险更低。


与亚洲人相比,欧洲CD患者更易患银屑病。银屑病的发生在离赤道较远的国家更为频繁。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6是银病最易感等位基因之一,与亚洲人相比,欧洲银屑病患者发病率更高。





结论




不到1%的银屑病患者合并CD或UC,而银屑病在CD和UC患者中的患病率分别为3.6%和2.8%。银屑病在儿童和青少年IBD中的患病率最高,尤其是CD,银屑病或IBD的存在也与其他疾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相关。各研究之间存在的高度的异质性可能会影响本文的解释。



文章引自:Alinaghi F, Tekin HG,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and 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 Between Psoriasi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Crohns Colitis. 2020;14(3):351–360. doi:10.1093/ecco-jcc/jjz152



作者:王晓蕾   来源:IBD学术派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