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COVID-19,共同应对胃肠疾病—第六届GIVE论坛第二期焦点回顾!
聚焦新冠疫情诊治最新进展,探讨消化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材(中国)”]主办的第六届卫材GIVE消化疾病诊疗论坛(Eisai Gastrointestinal & Liver Disease Treatment Forum,以下简称GIVE)线上会议自3月20日第一期播出后收获了消化及其他医药相关领域同道的一致好评,经过2个小时的视频交流,讲者及同道们不辞辛苦,已然忘却工作的劳累与压力。大家看的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在线上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与交流,并表示仍意犹未尽。因此,GIVE论坛第二期在万众期盼与等待中来了!第二期线上会议于3月27日15:30开始,会议内容仍然精彩纷呈,不负所望。
第二期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邹多武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首先,卫材(中国)副总经理张建忠先生对大会致欢迎辞:GIVE论坛是每年消化领域最盛大的学术盛宴之一,旨在为各位专家及同道搭建学术交流、探讨的平台。卫材公司始终秉承HHC(human health care)的理念,为广大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
大会主席邹多武教授表示,GIVE论坛深受消化科、感染科等医学同道的喜爱,虽然疫情阻断了我们的相聚,但不能阻断我们的交流。在大会开始之前,我们再次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所有同道表示最深的敬意。
本次会议仍然分为两大专题:首先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唐红教授为大家分享关于新冠肺炎的诊疗及防控相关专业知识;随后由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镜中心主任邹多武教授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医学院院长戴宁教授分别就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策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及线上交流。
唐红教授不仅为我们系统讲述了新冠肺炎的诊治和防控,还为我们带来新冠肺炎的命名、传播及临床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对新冠肺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目前WHO将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19),COVID-19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病原学证据。唐红教授强调目前尚无来自RCT证据支持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任何新冠肺炎的潜在药物和疗法,一定要经得起临床试验的检验。此外,需要关注新冠肺炎并发的肝损伤,复方甘草酸苷是治疗新冠肺炎并发肝损伤的一个可尝试性药物。
邹多武教授给我们带来很多关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与治疗问题的思考。在我国GERD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其诊断的确立主要基于临床症状,而PPI试验、食管反流监测和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检测、食管组织病理学改变等亦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我们还应关注GERD患者的食管外症状及夜间反流现象,而PPI仍然是治疗GERD的基础用药,研究表明雷贝拉唑可有效改善夜间反流症状。对于难治性GERD,我们应该首先识别其诱因,进行反流监测,优化PPI的使用,并与功能性胃肠病相鉴别。
功能性胃肠病的定义、分类及诊断标准目前已较为明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医学院院长戴宁教授着重为我们讲解了功能性胃肠病不同类型之间的症状重叠现象及诊治策略。戴教授强调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患者存在三高:发生频率更高、严重程度更高、就医率更高。对于症状重叠,我们应该针对最困扰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例如,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应该首选促胃肠动力药,其中具有双作用靶点的西尼必利对于FD及症状重叠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Q1
新冠肺炎累及到消化道出现肝功能损伤,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唐红教授:新冠肺炎合并肝损伤,分为2种情况:第一种,患者本身有基础肝病病史,如有的患者本身有乙肝病史,又感染了新冠肺炎,感染后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此时应首先治疗原发肝病,如抗乙肝病毒,同时加抗炎保肝的药物;另一种情况为患者原本没有基础肝病,肝功能正常,此时首先应该调整、停止药物使用,加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等。若患者出现黄疸可使用腺苷蛋氨酸,重症患者需静脉用药,轻症者口服药物治疗。
Q2
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区分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慢性胃炎?FD使用促动力药时的疗程?
戴宁教授:二者的诊断方式不同,FD为症状诊断,符合FD的罗马Ⅳ标准,就可以诊断FD,而慢性胃炎是内镜及病理诊断,二者诊断角度不同。FD患者最重要的是关注其症状,对症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使用促动力药如西尼必利,经验性治疗通常使用4~8周,之后疗效不佳者需考虑使用其他类型药物。FD为一种肠-脑互动异常的疾病,可使用如抗抑郁药之类的中枢神经调节剂,此类药物不仅有抗抑郁的作用,还可改善神经递质释放,从而改善胃肠动力。
Q3
如何评价促动力药对于慢性便秘治疗的作用?
戴宁教授:一般来说,对于初诊或轻症便秘患者可使用促动力药物,效果不好时应联合泻药的治疗。此外,慢性便秘应根据分型进行治疗,对于慢传输型便秘,主要使用促动力药物,而出口梗阻性即功能型排便障碍,其病理生理机制非直肠传输减慢,而是肛门口或肛门括约肌在排便时不能协调舒张,甚至出现矛盾性收缩,此类病人使用促动力药无效。
Q4
GERD优化抑酸治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邹多武教授:抑酸治疗为GERD的基础治疗,有时抑酸治疗效果不好,我们就会优化抑酸治疗。首先应该考虑患者的依从性,有无遵医嘱服用;其次考虑进餐影响,是否餐前食用;选用药物是否有确切疗效;个体代谢的差异;抗反流屏障破坏的程度如合并食管裂孔疝时应加大PPI应用,甚至加倍。
Q5
GERD夜间反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何识别夜间反流?
邹多武教授:夜间反流往往发生在睡眠状态,反流物反流并刺激咽喉部,发生夜间不明原因咳嗽、夜间哮喘、不适、胸痛,夜间胸痛者应与冠心病相鉴别,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怀疑GERD夜间反流的存在。轻度夜间反流者可能无上述临床表现,但此类患者可出现睡眠质量不好,因此有GERD病史患者出现夜间睡眠质量不好也应怀疑夜间反流的存在。
不知不觉间第六届GIVE论坛已经进入尾声,虽然本次论坛采用了线上会议的特殊形式与大家见面,但是会议内容仍然精彩纷呈,大家依旧热情高涨。感谢卫材公司与各位讲者的精心准备与付出。截止3月27日,全球累及确诊病例已超过50万,多个国家及地区进入紧急状态。而消化科尤其是内镜中心新冠肺炎的感染和传播风险很高,各位同道务必加强标准防护,注意安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早日相聚!
GIVE第一期视频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