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分型及其超声征象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什么是肠梗阻?有哪几种分型?
肠梗阻即各种原因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初期确诊困难,可致患者死亡,分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病因:
① 肠腔内病变如息肉、结石、肠肿瘤等;
② 肠管本身病变如肠狭窄、先天闭锁、肿瘤等;
③肠管外因素如肠粘连、肿物压迫等。
动力性肠梗阻又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前者是因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或毒素刺激肠管而失去蠕动能力,如腹膜炎、后腹膜血肿等因素所致,以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后者系肠管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肠壁肌肉暂时性收缩以致肠腔狭窄等因素所致。
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肠梗阻的主要临床症状主要为“痛”“吐”“胀”“闭”,即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我们在超声扫查时要注意梗阻的部位,范围,对于初学者可能经验不足,但那也要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寻找梗阻病因,部分患者可见液体渗出,这与病情发展急、病变时间较长有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提示到位,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肠梗阻的声像图表现:
1. 肠梗阻以上肠管扩张,小肠内径大于3 cm,结肠扩张内径大于5 cm(图1);小孩任意肠管扩张内径大于3 cm都要考虑肠梗阻可能,肠腔内积气、积液,肠壁变薄,肠腔内有气体的强回声、液性无回声及杂乱回声团块,形态多变,对于早期梗阻气体并不多。
图1 结肠内径大于5cm
2. 机械性肠梗阻肠管蠕动幅度较大,频率快,也可见双向运动,可能探及梗阻的原因和部位,而麻痹性肠梗阻则蠕动减弱或消失,绞窄性肠梗阻时肠蠕动由增强迅速减弱直到完全消失,短期内超声复查见腹腔游离液体明显增加。(通过动态观察图像判断梗阻类型)
3. 梗阻处肠壁黏膜水肿增厚,远端肠管扩张,根据小肠位置、管径、黏膜皱襞等可区分为空肠梗阻还是回肠梗阻。
空肠主要位于左上腹,在空肠充盈时,可见肠管前后壁上黏膜皱襞较多,呈和长轴垂直的条状高回声,呈“鱼刺样”或“琴键样”改变(图2),同时空肠走形较平直,扫查时可见两侧都为开放状,而回肠主要位于右侧腹及右下腹,且反折较多,长轴扫查可看到肠管两侧弯曲封闭,且黏膜皱襞没有空肠那么多,“鱼刺样”或“琴键样”改变并不明显(图3)。
对于结肠梗阻,于回盲瓣有阻止肠内容物回流的作用,故早期常只有结肠扩张,可见结肠袋回声,多位于脐周,管腔明显大于小肠。
图2 空肠“琴键征”
图3 回肠反折多,“琴键征”数量少,没有空肠明显
4. 尽力发现梗阻病因,肠道肿瘤引起管壁增厚呈“假肾征”或“靶环征”;肠套叠横切呈“同心圆征”或纵切“套筒征”;肠蛔虫表现为肠内条索状物呈“双轨征”(这些疾病我们将在其它几节课中讲解)。
本文主要概述了肠梗阻的超声诊断,梗阻以上小肠肠管内径大于3 cm,结肠扩张内径大于5 cm;小孩任意肠管扩张内径大于3 cm都要考虑肠梗阻可能,在扫查过程中注意观察肠管运动特征,梗阻肠壁结构如有无“鱼刺样”或“琴键样”改变,以及有无液体渗出等,来判断梗阻类型,同时尽量去寻找梗阻病因,为临床提供更多疾病相关信息。
作者:白球鹰团队 来源:经典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