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进行时】刘俊教授:“抗疫”尚未胜利 内镜仍需注意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刘俊 教授
武汉协和医院内镜中心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痔协作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学分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学分会消化病分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内镜常委
湖北省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的临床诊治工作。如今,新冠肺炎的治愈人数持续上升、现存患病人数以及新发患病人数持续下降,明显好转;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抗疫战役仍未取得最终胜利,境外输入新冠肺炎人数仍然上升。所谓“行者百里,半于九十”,在抗疫战役的关键阶段,我们不能松懈,仍然需要高度警惕。消化内镜是日常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故而,我们邀请武汉协和医院刘俊教授,回顾新冠肺炎的严重影响以及抗疫时期下消化内镜安全医疗注意事项。
新冠状病毒暴发的严重危害
自2019年12月8日,武汉市卫建委报道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以后,其迅速传播,累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20年3月15日21:50,全国累积新冠肺炎患者人数81062例,已引起3204例患者死亡,其中湖北省感染人数67794例,武汉市累积新冠患者人数49999例,其发生之突然,发展之凶猛和迅速,令人震惊。
消化内镜检查要充分重视新冠状病毒的
“粪-口”传播可能
早在2019年12月份,疫情开始之初,为更好地预防内镜医生及患者在内镜检查过程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在令狐恩强主任委员的指导下及时制定了《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消化内镜中心清洗消毒建议方案》及《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控制期间对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指导意见》,是疫情期间开展内镜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包括检查过程中的防护以及内镜的消毒都做出了详细的说明。
之所以如此重视内镜方面的防护,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部分感染COVID患者以腹泻和恶心等胃肠症状为表现,没有发热;在大约53.42%的感染2019-COVID患者粪便中检测到COVID RNA阳性,23.29%的患者在呼吸道样本呈阴性后,大便仍呈阳性;在感染2019- COVID小鼠动物模型中发现COVID可能通过ACE2受体入侵消化道靶器官,进而造成小肠黏膜绒毛增宽,肠黏膜水肿、脱落。这些众多的研究提示COVID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可能。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7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已经明确提出由于在粪便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可见我们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对COVID的粪口传播可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那么,在开展内镜诊疗工作时,我们应该把握哪些原则?应该如何做好患者和内镜工作人员的保护?应该如何做好诊室、内镜中心及内镜的清洗消毒呢?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