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肝日 | 别欺负 “老实人”,护肝宝典请收好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每年的 3 月 18 日是全国爱肝日(Nation protect liver day),今年是第二十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是“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肝脏是身体里的“哑巴”器官,老实人一枚,我们可不要欺负他,来学习下护肝宝典吧。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的解毒工厂、能量工厂。我们咽到肚里的东西,不管好坏,吸收到血液中后,首先被运到肝脏解毒,然后这些无毒的、有营养的成分才会输送到全身的各个地方。
为了应付各种正常的不正常的食物和非食物,我们的肝脏修炼得十分“皮实”——术语称为“免疫耐受”,加上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和再生能力,很多肝脏疾病在前期没有特殊症状,患者毫无察觉。等到了后期……才追悔莫及。
肝脏这个“哑巴”器官,就像身体里的“老实人”,我们可不要欺负他。
定期检查肝功能,改掉不良的损肝恶习,有肝病时寻求正规医院治疗,才是正途。
(图源网络)
导致肝损伤的原因很多,这里的 “杀手” 主要指的是给国人带来极大困扰的肝炎病毒,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很多人哪怕不知道自己得没得乙肝丙肝,也能就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说上几句。既然如此,别不当回事,有条件的话,不妨检测一下是否感染HBV;如果有感染HCV的风险,最好检测一下是否感染HCV。
如果证实感染乙肝或丙肝,及时治疗、正规治疗是必须的。丙肝能治愈,而乙肝能有效控制,只要发现早,就有希望摆脱三部曲的命运。
(图源网络)
酒精,就是日常生活中肝脏最大的毒品。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可诱发肝衰竭。而如果有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病,再饮酒就是雪上加霜。
所以,为了你的肝脏,别喝了!至少,也要少喝点,适度饮酒。
要说明的是,虽然有适度饮酒的标准,但不等于只要在这个标准里你就可以敞开了喝,酒精的肝损害就在那里,并不因为所谓的“适度”而消失。
而已经有了肝病的人,不管是酒精性的,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都最好和酒精说 “拜拜”。
除了酒精外,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板上钉钉可导致肝癌的“毒物”,记得远离他们,比如霉变的花生、瓜子、玉米,其中含有1类致癌物黄曲霉素。还有吸烟,吸烟的危害遍布全身上下里里外外,肝脏也不能幸免。
(图源网络)
这里的甩掉 “垃圾” 可不是各种养生文章中说的 “肝脏排毒”,而是指由于吃得太多,动得太少,过多热量转化而来并蓄积在肝内的脂肪。肝内脂肪多了,就成了脂肪肝,一些患者还可能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继而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近年来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快速增加,已经将病毒性肝炎从我国居民慢性肝病排行榜的榜首上挤了下去,自己当了老大。大家可要小心,别让脂肪肝成为 “秀” 朋友圈的标配。
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不是孤立的。高血脂和高血压、高血糖同为三高,既因为三者经常同时出现,也因为三者的发病机制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不要厚此薄彼哦。
对付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没有特效药,适合高血压、糖尿病的 “管住嘴、迈开腿”,增肌减重,也是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妙方。
(图源网络)
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可接触到的药品保健品超过3万种,明确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超过1千种。药物性肝损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但得到的重视并不够。
尤其是,“是药三分毒” 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可奇怪的是,很多人却将这里的“药”只和西药联系在一起,放松了对中药和保健品毒副作用的警惕。这个错误的认识一定要扭转。中药中,如何首乌、土三七都是十分明确的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
如果是老人、儿童、孕妇、本身有肝脏疾病的人,就更要小心药物的肝脏毒性。
要避免药物性肝损伤,遵医嘱、不乱吃药,是最基本的。乱吃药包括但不限于: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自己开方抓药,自己增减剂量或是药物种类,追逐偏方秘方、轻信“纯天然”等。
有时候,我们因为治疗疾病的目的,必须使用一些有肝损伤的药物,也无需过度恐惧,听从医生建议,合理用药,加强监测。
(图源网络)
最后,保证睡眠时间、不熬夜,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这些有利于全身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样有助于肝脏健康。
希望大家收好这份宝典,爱肝、护肝,天天都是 “爱肝日”。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