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高翔教授:疫情期间,如何做好IBD患者的慢

2021-04-20 04: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高翔教授:疫情期间,如何做好IBD患者的慢病管理?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高翔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 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委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顾问

◆ 亚洲炎症性肠病学会(ACCO流行病学学组主席

◆ 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IBD青年学者俱乐部副组长

◆ 主要研究领域:炎症性肠病基础及临床研究


在目前新冠肺炎的决战期,尽可能的减少外出是防御疫情的有效壁垒。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为一种终身性疾病,长期难愈,易反复发作,也应按慢性疾病来长期管理,就患者而言,其对于疾病知识认知及用药依从性,可能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复发后缺乏及时诊治、再入院率高等问题,目前这个特殊时期,按时、规范的诊疗,避免疾病复发也是目前IBD患者的当务之重。


1

炎症性肠病是慢性疾病,需长期管理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难以完全治愈。疾病长期的反复发作,易出现肠梗阻、肠纤维化等并发症,影响器官功能;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常合并机会性感染,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故长期有效的进行疾病管理及监测,引导患者学习相关疾病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可以长期维持疾病稳定状态,降低其手术、疾病复发及机会性感染等风险。


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前期研究证实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虽然目前无明确证据证实IBD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但IBD患者疾病自身因素引起的营养不良、肠上皮屏障功能缺失等易导致感染;应用免疫抑制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治疗致使IBD患者免疫力低下;频繁就医或住院治疗等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IBD患者因其疾病本身或治疗因素致使其罹患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在这一特殊时期,规范的慢病管理尤为重要。



2

疫情期间IBD患者的药物管理


对于IBD患者来说,需长期依赖药物维持疾病的缓解状态。在疫情期间,应加强患者用药依从性教育。并倡导通过规范的网络药店或医院进行购药。如需外出采购药物,可请健康家属代劳,并做好防护措施。并且国家医保局最新颁布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优化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推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根据这一通知,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保障参保患者长期用药需求。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IBD患者可继续口服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沙利度胺治疗;疫情期间,不建议新增或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避免因免疫力降低而增加机会性感染风险;对于需使用生物制剂的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到正规地点进行输注,有条件者,可改用皮下注射的生物制剂,以减少往来医院交叉感染风险。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了解IBD患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生活管理和就诊注意事项。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