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科普|科学进柿,预防胃石
2021-11-13 有人浏览 未知科普|科学进柿,预防胃石
柿子,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中圣品”。成熟柿果中,每100g果肉中含有维生素A0.16mg、维生素C16mg、钙9mg、磷20mg以及铁0.2mg,柿子含有丰富的果胶,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可以纠正便秘,调节肠道菌群,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另外,柿子是优良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等疾病。
虽然柿子美味,营养价值高,但也不能贪吃。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鞣酸蛋白与柿子中果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块,就会形成所谓的“胃柿石”。今年入秋以来,我科收治了多例胃柿石症的患者。
胃柿石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后半小时后出现上腹部沉坠感,胀满、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碎柿块;病程超过六个月的为慢性型。柿石较大的病人,在上腹部可摸到肿块。如果胃柿石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在柿石的刺激下,就会产生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严重者可造成胃溃疡、胃出血、肠梗阻、穿孔、感染等。
病例介绍
患者,王老,于2个月前饮酒后食用大量柿子、螃蟹后出现腹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行胃镜检查示:胃内柿石,大小约7cm×10cm,胃角黏膜处可见一0.6cm×1.5cm的溃疡,后入住我科予积极的治疗,由于胃柿石较大,予行胃镜下分次碎石取出。
如何科学进柿,远离胃石?
一. 不要在空腹、饮酒后吃柿子
因空腹或饮酒后状态下,胃酸分泌量会增多,柿子中的鞣酸更容易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胃柿石。
二. 不要吃大量柿子
少量吃柿子,就算形成柿石,因柿石较小一般能自行排出体外。但一旦吃大量柿子,形成柿石巨大,不能自行排出就会产生较大危害。
三. 不要吃柿子皮,尤其不能吃生涩的柿子
柿子皮以及生涩的柿子中鞣酸含量更高,更容易导致为胃柿石。
四. 不要与高蛋白的食物同吃
柿子与高蛋白食物(蟹、鱼、虾、牛奶、鸡蛋)同食,高蛋白食物在鞣酸的作用下,很容易凝固成块,生成结石。
五. 老人及小孩、糖尿病患者、
贫血者、胃肠功能差、有胃肠道疾病
及手术史的不宜多吃
柿子含糖,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柿子含有单宁物质,容易与铁质结合,从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老人及小孩、有胃肠道疾病及手术史的人,因胃肠道功能差,较正常人更容易形成胃石。
作者:王玉含 来源:安徽省立医院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