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对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不同影响
沈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消化内科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上海市炎症性肠病研究中心
阅读导引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一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报道发生在1859年,我国在1956年报道了第一例溃疡性结肠炎。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步提高,而与此同时烟草的消耗逐年增高,虽然在2016年后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仍然处于世界上较高的烟草消费水平,因此讨论烟草对于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对我国炎症性肠病的自然史来说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当前主流观点认为吸烟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有保护作用而对于克罗恩病有加重作用,但是这其中的机制、临床意义的多样性仍然不是十分明确。
吸烟对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作用折射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
吸烟对于肠道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改变;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二十碳烯酸介导的炎症修饰;抗氧化能力的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内源性糖皮质激素释放;结肠黏液屏障和黏膜血流改变;微血栓形成和促血栓作用;肠通透性改变;肠动力的改变。
但是这些改变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不一致的:在菌群方面,吸烟导致粪杆菌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中均下降,但是在克罗恩病中还观察到吸烟导致的硬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下降、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比例增加;尼古丁在体外实验中能够增加肠黏膜模型细胞的完整性,也就是降低肠黏膜细胞间隙的通透性;尼古丁能够增加Payer’s斑的树突细胞数量、促炎细胞因子表达、T细胞募集,而Payer’s斑是一种仅仅存在于小肠中的滤泡样结构,这种免疫反应在结肠中不存在。
此外,尼古丁在IL-10敲除的小鼠中能够使空肠炎症加重、结肠炎症减轻,这也为吸烟加重克罗恩病(会累及小肠)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基本局限于结肠)有治疗作用提供了基础;最后在单核苷酸位点方面,克罗恩病相关的HLA单核苷酸位点有HLA-B*57、HLA-B*57:1、HLA-DQA1*02:01、HLA-DRB1*07:01,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HLA单核苷酸位点仅有HLA HLA-DRB3*91:01。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吸烟的临床不同点
在克罗恩病患者中,文献发现47.2%为正在吸烟者。吸烟在男性患者中更为频繁并且与克罗恩病患病风险增加相关,相反吸烟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吸烟的影响与性别(克罗恩病男性患者更有害)以及诊断年龄有关,年轻人中最为显著,18~34岁的人已经看到了这种差异。在克罗恩病中,疾病行为由简单(B1)向复杂(B2、B3)改变与吸烟相关,并且多节段受累、肠外表现主要是关节炎/关节病、激素和免疫制剂使用在当前吸烟者中更为常见。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当前吸烟与更广泛的疾病累及肠段以及更少的结肠切除术相关。有意思的是既往吸烟而当前已经戒烟的人群仍然可能存在较高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虽然正在抽烟的人群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较低。吸烟对于克罗恩病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增加手术、增加复发几率、增加累及范围和降低生物制剂疗效。
总结
述评专家
作者:沈骏 来源:IBD学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