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医事∣产妇因医院没床位延误治疗死亡,卫健委回应;实习医生盗取手术室麻醉药杀人,二审被判死缓
医疗政策
1. 流行性感冒防控部署展开
1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流行性感冒医疗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制订流感医疗工作分级预案,加强流感疫情监测;医疗机构要充实临床一线医疗力量,加强药品和物资储备,确保流感医疗救治工作有序开展。《通知》要求,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诊断和常规治疗。科学实施分级诊疗,轻症患者在社区治疗,居家休息、自我隔离;重症和疑似重症病例要及时转诊到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家庭医生团队,向辖区居民宣传流感防治核心信息,引导居民做好自我防护、患病后合理就医。
(来源:《健康报》)
2. 河北将取消基层医生职称
晋升的科研和论文限制
11月14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将强化政策激励,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体现和尊重技术劳务价值和劳动成果,提升医务人员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根据意见,河北将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公立医院在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薪酬水平,自主申报绩效工资总量,在核定总量内自主分配,可设置岗位津贴、科研津贴、夜班补贴、加班补贴等。同时,将设立基层卫生高级职称,取消职称晋升的科研和论文限制。取得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在乡村两级连续工作10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基层副高级职称;连续工作15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基层正高级职称。
(来源:河北新闻网)
3. 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落地
11月12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已获得通过,将自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将医疗意外险加入到健康保险中,同时明确长期医疗保险可以进行费率调整,并删除短期个人健康保险费率浮动的表述,以适应当前费率市场化的方向。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为进一步强化监管,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障的需求,银保监会对健康保险定义分类、产品规范与监管、销售经营监管、健康管理合作,以及信息技术与健康保险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修订。此次对《办法》的修订,将医疗意外保险新增至健康险的定义中。对此,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医疗意外”指医疗行为没有发生理想的治疗效果并造成损害,这种损害是可以预见的,与不可预见损害的“意外保险”的定义不同。而加强医疗意外损害保障对于保护患者利益、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经济参考报》)
医疗资讯
1. 实习医生盗取手术室
麻醉药杀人,二审被判死缓
近日,青海省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受理的一起二审上诉案件宣判,被告人是西宁市湟中县第二人民医院实习医生,其因使用麻醉药品故意杀人而被判死缓。今年2月,被告人利用医院对处方类麻醉药品的严重监管漏洞盗取手术室麻醉药剂,以为被害人注射缓解疲劳药物为由,将多种麻醉药剂注入被害人体内致其死亡。7月16日,二审法院对其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9月11日,第二检察部向青海省卫健委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类麻醉药品管理工作。省卫健委收到《检察建议书》后对全省麻醉药品管理和使用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停止第二人民医院电子印鉴卡(用于在线管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采购及使用权限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开展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自查。
(来源:澎湃新闻)
2. 武清区检察院依法对权健案件提起公诉
11月14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公告称,被告单位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告人束昱辉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罪案,检察院已依法向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图片来源: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网站截图
(来源: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
3. 产妇因医院没床位被拒收,
延误治疗死亡:卫健委已介入调查
近日,一名网友在网上爆料称,黑龙江大庆油田总医院以没有床位为由拒绝接收产妇,结果产妇大出血后延误治疗时机导致最后死亡。该网友自称死者丈夫。据其介绍称,10月30日 9:30,医院医生检查后给产妇下了住院单,但是妇产科以没有床位为由拒绝接收。13时左右,产妇出现羊水破裂、出血症状,期间家属多次向该医院医护人员寻求帮助,但未得到任何回应。直到14时左右,产妇被推进手术室。15:30,新生儿因肺部感染、呼吸困难,被送至儿科急救。19:30,产妇被送至重症急救室。11月5日,产妇去世。家属方面认为,产妇是因医生的怠慢渎职而延误治疗时机导致死亡,希望院方给出合理解释,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11月7日,大庆市卫健委介入调查此事。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事件经过与网帖描述基本一致,但是在产妇出现羊水破裂等症状之前,该夫妇曾回家,且期间曾得知距该医院约 20 分钟车程的龙南医院有床位,但未去。此外,12:11 左右医院曾通知产妇立即来病房。
11月10日,大庆市卫健委发布说明称,涉事相关医务人员已停止工作、配合调查。待尸检报告出局后,卫健委将依法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来源:澎湃新闻)
4. 卫健委回应大庆产妇
错失抢救时机致死事件
此前,大庆产妇刘某某足月妊娠剖宫产,六日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大庆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初步调查情况说明称,由于没有床位,院方曾劝说产妇去其他医院。同时公布事件发生时间线,称产妇危重情况下仍回家吃饭。涉事相关医务人员已被停止工作。11月10日,产妇刘某某的母亲李女士向媒体表示,不认同前述情况说明,认为院方的怠慢及疏忽延误了治疗,错过了最佳时机。李女士称,她曾在手术前给主刀医生高主任两千元红包。次日,高主任将2000元钱交至住院部,用作刘某某的住院费,并将收据交给刘某某家属。针对产妇家属的质疑,11日,大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该事件目前仍在调查中,更详尽的情况需等尸检报告出来才能做进一步说明。
(来源:大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5. 北京通报两名鼠疫患者
病情:一人稳定,一人危重
11月12日,北京市确诊两例由内蒙古输入型的鼠疫患者后,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成立了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参加的指挥机构,并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密切协作,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和防控工作。目前一名患者病情稳定,另一名患者病情危重,但未进一步恶化。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已采取了病例隔离治疗、隔离区管理和终末消毒、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服药、健康宣教等工作。经核查,患者由内蒙古当地救护车转至北京市朝阳区医疗机构治疗,有关密切接触人员均已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截至目前,未接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等相关异常情况的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办已安排国家级专家赴内蒙古指导当地开展溯源工作。
(来源:《北京日报》、《健康报》)
6.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拟申请筹建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可行性论证会和建设工作汇报会在2019年11月1日和11月4日相继召开。如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获批成立,将成为继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之后,又一所以国字号科研院所命名的重量级大学。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定位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强调中医思维,对新时代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且非常及时,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时,与会专家从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来源:国中医科学院官网)
7. 肝肿瘤迅速生长重达6斤,
上海医生先将肿瘤“饿瘦”再切除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钟林教授团队遇到了这样一起病例。2019年7月初,28岁的患者小杨CT检查结果发现,肝脏部位有着巨大肿瘤,肿瘤在短期内生长迅速,任其发展可能很快就会危及生命,必须进行手术。然而,正常人的肝脏一般在1500~2000克,而小杨剩余肝脏组织不足400克。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手术分两步走:先把供应肝肿瘤的血管阻断,肿瘤失去血供以后会停止生长甚至逐渐萎缩,而原本供应肿瘤的血液就会转向残肝,肝脏就有希望重新再生长,达到足够的体积后,再进行肿瘤切除手术。这种方式在医学上叫作“二次肝切除”。手术当日,钟林和副主任医师王斌同时主刀,一路负责剥离肿瘤,一路负责止血、处理血管,“双主刀”齐头并进,在手术团队合力协作下,共耗时4.5小时才将肿瘤顺利切除。院方透露,切下来的肿瘤体积约12 cm × 18 cm,称重5斤左右,国内文献中尚无如此巨大肝纤维板层癌的报道。根据病理结果,小杨还会接受进一步的后续治疗。
(来源:澎湃新闻)
医学前沿
1. 欧盟批准全球首种埃博拉疫苗上市
11月11日,美国制药企业默沙东公司生产的埃博拉疫苗获欧洲联盟委员会上市许可。路透社报道,这一疫苗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被视作全球首种埃博拉疫苗。埃博拉疫情在刚果(金)暴发后,这款疫苗曾紧急试用于直接或间接接触过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人,以控制疫情进一步蔓延。美国卫生监管机构正在评估这种疫苗,预期明年一季度宣布审批结果。欧盟埃博拉疫情协调官赫里斯托斯·斯蒂利亚尼季斯在一份声明中说,欧盟支持国际全面合作阻击埃博拉疫情,包括研制疫苗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默沙东公司说,当前要务之一是获得在德国建造疫苗生产基地的监管许可,以便能够供应疫苗,支持全球疫情防控行动。
(来源:新华网)
2. 新CAR-T疗法可在48小时内
杀死一半以上潜伏HIV
近期在Cell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一种新型的CAR-T疗法在配备抗HIV抗体的情况下可在48小时内杀死血液的50%~60%的潜伏性HIV。CAR-T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精准免疫靶向疗法。通过使T细胞携带定位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从而得到CAR-T细胞。CAR-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通过释放多种免疫效应因子,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高效特异性杀伤。但是,实体瘤的复杂微环境导致CA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效果甚微,且潜伏性HIV感染细胞是攻克HIV的一大障碍。 新研制出的 convertible CAR-T 细胞除了能识别并有效杀灭感染HIV病毒的原代细胞外,其核心优势在于可有效杀伤潜伏的 HIV病毒库。研究人员用潜伏逆转剂使配备了抗HIV抗体的潜伏性HIV病毒感染的细胞暴露于 convertible CAR-T的视野,发现48小时内,50% 左右活化的HIV被清除。此外,该疗法还具有可监控、可量产、有效性、特异性和安全性的优势。
(来源:Cell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