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又失败了?

2022-02-02 02: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又失败了?


球形变和生物膜形成

可能是导致短期内再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幽门螺杆菌在被药物作用后,如果细菌没有被根除,细菌会发生球形变(coccoid phenotypes),从而可以使细菌逃避药物对其的杀伤作用。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产生球形变的能力是一种常见现象。幽门螺杆菌从螺旋状到球状体的转变,有利于细菌在环境不利状态下的长期生存,除接触抗生素可以使其发生球形变外,还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幽门螺杆菌发生球形变,如氧浓度增加、pH(酸性或碱性)的变化、温度升高、营养素缺乏、长时间的体外培养等,体外研究发现,低剂量的抗生素刺激更容易诱发幽门螺杆菌球形变的发生。


目前认为发生球形变的幽门螺杆菌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已经死亡或变性的幽门螺杆菌;另一种是虽未死亡,但不能或很难培养传代的非生长活跃期的幽门螺杆菌。在停用抗生素2~4周或更长时间后,发生球形变的细菌可以恢复原来的生长活性。这种发生球形变的幽门螺杆菌,不仅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而且还具有传染性。


幽门螺杆菌在发生球形变后,可能还有利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生物膜就像致病菌的“房子”一样,保护细菌在不利环境中的长期生存,是细菌为了持久生存和生长的一种适应性机制,生物膜的形成有利于细菌抵抗抗生素的干扰和宿主的免疫反应。当细菌在生物膜内生长时,不但其在不同和不利环境中生存和免疫逃避的能力显著增强,其对抗生素的耐受性亦显著增强。在生物膜内生长的致病菌,可以诱发和加重感染,导致感染者长期和慢性的感染,并利于其在宿主体内或宿主之间的传播,而其对宿主的致癌性亦可能增强。有学者研究认为,牙龈中的生物膜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在口腔内贮存的一种形式,并可能与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有关;此外,生物膜的形成还可能与幽门螺杆菌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途径有关;有学者报道,生物膜中球形变的幽门螺杆菌在淡水中存活时间可以长达1年;而幽门螺杆菌对人体感染的持续性,可能与其遗传变异性及生物膜的形成有关。我们既往的研究发现,在治疗前进行口腔洁治,可以提高再次治疗的成功率,并降低治疗后感染复发的风险,其机制可能与口腔洁治可以去除隐藏在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球变幽门螺杆菌有关。


当细菌发生球形变时,在生物膜内生存的球变幽门螺杆菌更容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此时如果给予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不但难以根除幽门螺杆菌,还可能诱发或加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传播。


延长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有研究显示最好的时间间隔是6个月以上),除了可以降低由于短期内反复应用抗生素导致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如抗生素相关性胃肠道菌群失调),还可以使发生球形变的细菌有时间和机会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并有可能可以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从而提高了再次根除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成大夫   来源:成大夫谈消化


投稿邮箱:DDP@high-med.com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