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胃息肉是胃癌吗?可以预防吗?

2022-03-24 03: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胃息肉是胃癌吗?可以预防吗?


胃镜检查发现了胃息肉

害怕!

紧张!

焦虑!

反复复查胃镜

反复复查胃镜

反复复查胃镜

酱紫才安心……


亲,这样的你不仅给自己正常生活带来许多困扰,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此,我们特邀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朱丽明教授和张娣医生在总结临床经验、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胃息肉的相关知识进行以下科普,希望对胃息肉患者有所帮助。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凸出于胃腔而形成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


胃息肉可单发,也可有多枚、甚至十几到几十枚,我们常称之为散发性胃息肉。







临床图片


极罕见者可有100枚以上,常为家族遗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胃息肉多数直径为数毫米,有时可见直径大于1厘米的,直径数厘米的息肉少见。



有了胃息肉,会有哪些不适?


事实上,大多数散发性胃息肉患者不会有特殊不适症状,但因胃息肉可能会合并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因素,所以很多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上腹隐痛、腹胀、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罕见的息肉体积较大、较多、或位于贲门或幽门、或表面有糜烂渗血等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吞咽困难、腹胀、黑便、贫血等症状。


胃息肉会发展为胃癌吗?


很多患者对胃息肉过度紧张、担心,是因为听说胃息肉会发展为胃癌,那么胃息肉和胃癌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在医学上,胃息肉被定义为癌前疾病,是指胃息肉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但是风险有大有小,不可一概而论。


对于胃息肉,我们最关注的两个因素是息肉的大小和病理类型,特别是不同病理类型的胃息肉癌变风险是不同的,另外,内镜检查医生还会根据内镜下形态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评估。


息肉大小:


胃息肉直径≥1cm者,癌变风险有所增加,建议进行内镜下切除。


病理类型:


主要包括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及错构瘤性息肉等少见分型。其中,文献报道,70%~90%的胃息肉为胃底腺息肉或增生性息肉。


(1)胃底腺息肉:


可能与长期(至少1年以上)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如艾司奥美拉唑、奥美拉唑等)有关,几乎没有癌变风险,罕见病例有胃底腺息肉癌变的报道,有研究显示其癌变率<1%。散发、直径<1cm者在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后可能会消失;直径≥1cm者,建议内镜下切除。


(2)增生性息肉:


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等长期慢性炎症有关,有一定的癌变风险,但癌变率较低,有研究报道其发展为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的几率约为5%~19%。研究报道,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在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其中约40%患者息肉完全消退。直径≥1cm者癌变风险会增加,所以大多国家指南推荐对直径>0.5cm者进行内镜下切除。


(3)腺瘤性息肉:


是癌变风险较高的病理类型,特别是直径>2cm、病理为绒毛状腺瘤者,癌变率可达28%~40%。但腺瘤性息肉在胃息肉中所占比例较低,约为3%~26%,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存在一定相关性。所有腺瘤性息肉不论大小,均建议内镜下切除,通常建议术后1年进行内镜复查,监测3~5年。其切除术后的复发率约为2.6%。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胃息肉的癌变风险是非常低的,仅有一小部分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相对偏高。有的息肉可能在治疗胃炎或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就自行消失了。所以当检出胃息肉时,请您千万不必过分紧张和担心,也没有必要强行要求反复的复查胃镜。


那么为什么会长胃息肉呢,

胃息肉可以预防吗?


胃息肉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胃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低纤维素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等。遗传因素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胃息肉的发生。


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戒烟戒酒,饮食规律,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等;


2.治疗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消除胃部长期刺激因素;


3.避免滥用胃药,特别是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作者简介


朱丽明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反流性食管炎、贲门失迟缓、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治疗。


199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2000年在美国北卡莱罗纳接受药物临床研究培训;2010年在美国北卡大学做访问学者,学习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诊治与研究。


作者简介


张娣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在读博士,住院医师。


约稿专家


李骥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 : 消化系统疑难病、炎症性肠病的诊治。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2013年-2014年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医学院消化内科访问学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全国多中心研究10余项。



版权声明:

协和医学杂志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引用,但需取得本平台授权。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存疑,请发送邮件medj@pumch.cn,我们会与您及时沟通处理。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作者:编辑部   来源:协和医学杂志


投稿邮箱:DDP@high-med.com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