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乙肝疫苗是否需要加强
那成人是否需要常规接种乙肝疫苗?抗-HBs水平偏低是否需要加强?HBsAg阴性,抗-HBc阳性(伴或者不伴抗-HBs)需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想权威地回答这些问题,其实并不容易,作者再次复习我国乙肝防治指南,2018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乙肝防治规范,2017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乙肝处理指南,2017WHO乙肝指导精神,谨慎给出建议。
1. 我国常规的体格检查已不推荐HBsAg,抗-HBs筛查,尤其公务员招考身体检查等,显然这里更多考虑HBV感染者的歧视问题,但其他指南仍建议在乙肝感染的中高流行区,应该行HBsAg筛查;
2. 对于出生于HBsAg流行率≥2%国家,父母出生于HBV高流行区,孕妇,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筛查HBV感染;
3. 抗-HBs阴性的人群,应接种乙肝疫苗;
4. 并不常规推荐筛查抗-HBc,以确定是否既往暴露HBV;但是,对于HIV感染,接受抗HCV治疗,或者抗癌治疗,或者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者透析患者,或者献血者(或者器官供体),则应筛查抗-HBc。
1. 并不常规推荐筛查抗-HBc,除非:HIV感染者,或者接受抗HCV治疗,或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2. 抗-HBc阳性,HBsAg阴性人群,不存在HBV传播的风险(性接触或者密切接触)。
3. 来自于低流行区的单纯抗-HBc阳性人群,没有HBV感染风险因素,则应接种全程乙肝疫苗。
4. 单独抗-HBc阳性,存在HBV感染风险因素,不推荐接种乙肝疫苗,除非是HIV阳性或者免疫妥协的患者。
2017年WHO关于乙肝 疫苗立场文件指出:初次乙肝疫苗全程免疫1~3个月后抗-HBs浓度≥10 mIU/mL,可认为是长期预防HBV感染的可靠血清学标志物。2018年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关于预防HBV感染建议》也指出:新生儿接受全程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水平≥10 mIU/mL,可认为有血清保护,不会感染HBV。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也有研究认为可达20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 ml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出生于HBV中高流行区的人群(HBsAg流行率≥2%);
低流行区出生,未接种乙肝疫苗,其父母出生于乙肝高流行区(≥8%)*;
既往静脉注射毒瘾者*;
男性同性恋者*
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化疗、器官移植相关免疫抑制治疗,风湿性疾病或者胃肠道疾病需要免疫抑制治疗;
不明原因的ALT或者AST升高*;
血液、血浆、器官、组织或者精子的供体;
终末期肾病,包括:透析前、透析、腹膜透析、家庭透析患者*;
所有妊娠妇女;
HBsAg阳性母亲娩出的新生儿*;
慢性肝病患者,如:慢性HCV感染者*;
HIV感染患者*;
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共享针头和性接触*;
多个性伴侣者(如:既往5个月期间性伴侣>1个)*;
寻求及治疗性传播疾病的患者*;
职业暴露(血液或者血液污染体液)的医务工作者及公共安全工作者*;
伤残人士机构的居民及团队*;
至HBV中高流行区旅游者*;
血液或者体液暴露,需要接受暴露后预防的人群;
惩教机构的囚犯*;
19岁~59岁糖尿病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对于≥60岁的成人糖尿病、未接种乙肝疫苗的成人患者,则依赖临床医生的判断)*。
*血清学阴性的患者,应接种乙肝疫苗。
作者:谭友文 来源:老谭说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