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周医事∣每周2份酸奶可预防肠癌;电动牙

2022-06-22 02: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医周医事∣每周2份酸奶可预防肠癌;电动牙刷的暴利营销术;郑大附院医生被举报私收肝源费35万


医疗政策

1. 国家卫生健康委:34种首批

鼓励仿制药名单公开

6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建议清单的公示》,此次公示清单共包括34种鼓励仿制的药物,都属于国内专利到期和专利即将到期尚没有提出注册申请,或临床供应短缺(竞争不充分)以及企业主动申报的药品,其中包括儿童白血病常用药巯嘌呤、抗癌药甲氨蝶呤片、艾滋病用药利匹韦林。2018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曾印发《加快落实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自2020年起,将于每年年底前发布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

(来源:国家卫健委)

2. 上海卫健委约谈预约挂号平台,

要求规范网络预约服务

6月20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召集七家第三方预约挂号平台,进一步明确有关预约挂号管理规定,要求规范、诚信提供预约服务,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加价预约挂号服务。同时,约谈此前有过加价挂号的违规行为的上海挂号网(优医岛)要求立即整改。召集的七家第三方挂号平台为:微医、助医网、导医通、健康之路、上海挂号网以及医院官方微信、支付宝生活号运营商等7家预约挂号平台。根据上海卫健委有关规定,公立医疗机构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公立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不得与第三方预约挂号服务机构或个人合作开展向患者收取额外的预约挂号服务费用。

(来源:上海卫健委)

3. 国家卫生健康委:

医生使用医用耗材将被严控

6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明确对医用耗材的遴选、采购、验收、存储、发放、临床使用、监测、评价等工作进行全流程管理。《办法》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用耗材管理组织。村卫生室(所、站)、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其他医疗机构可不设医用耗材管理组织,由机构负责人指定人员负责医用耗材管理工作。此外,医用耗材采购需实施统一管理,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医用耗材的采购活动,不得使用非医用耗材管理部门采购供应的医用耗材。

(来源:国家卫健委)

4. 卫健委:全国已建成500余个

县级创伤救治中心

记者19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为降低严重创伤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我国已建成500多个县级创伤救治中心,创伤死亡率比3年前下降了40%。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主席、北大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介绍称,在每一个200万以下的人口区域内,有生命救治的创伤中心,另外我们又设置了4到6个区域的创伤救治点,确保在生命危险的情况下,15分钟到20分钟就能转到有生命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有了县级创伤救治中心,大大节省了救治时间,项目试点区域内,院前转运时间也就是病人从上救护车到到达医院的时间,从3年前的45分钟下降到21分钟,创伤死亡率下降了40%。

(来源:央视新闻)


医生医事

1. 41岁女医生倒在查房路上,

捐献全身器官帮助5位患者

6月4日,嘉兴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女医生陈怿在查房时突然剧烈头痛,倒地昏迷,经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6月17日,因抢救无效,被宣布脑死亡。陈怿去世后,其73岁的父亲决定捐献女儿器官。6月14日、15日,浙江省红十字会组织浙大一院专家和器官捐献协调员两次奔赴嘉兴市第一医院评估和确认,最终认定陈怿已符合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适合器官捐献。家属获知评定结果后,再次明确表达了器官捐献的意愿。陈怿丈夫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6月17日,医生摘取了陈怿的角膜、肝脏、肾脏,其捐献的肝脏和肾脏将至少救助3位器官衰竭患者,捐献的眼角膜也将使一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来源:浙江新闻)

2. 济南“90后”夫妻弃医摆摊卖油条

近日,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90后”夫妻,因为放弃从医而改摆摊卖油条火了。丈夫任晓猛学的是中药专业,妻子任文亚学的是护理学专业,然而小俩口都没从事医疗行业工作,却在济南市长清区水鸣街便民市场附近摆摊卖起了油条。任晓猛说,他的学历较低,无法进入大医院,而基层医院的收入又很低,最终他也就没进入医疗行业。任文亚2017年毕业后先到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实习,因为晕血没做护士,实习后就决定要与任晓猛一起摆摊卖油条。据了解,他们的炸油条 “事业”年收入已达到30万元。

(来源:齐鲁晚报)

3. 郑大一附院医生被举报

私收肝源费35万,河南卫健委:

正调查

今年2月2日,河南商丘李先生的父亲在郑大一附院肝移植科做了肝移植手术。目前,其父亲仍处于重度昏迷状态。5月中旬,他们将父亲住院期间,郑大一附院涉嫌乱收费和医生私收35万肝源费、医院拒绝提供植入肝源检验报告等情况,举报到河南省卫健委和郑州大学,一直未获回复。5月17日,郑大一附院曾出具一份没有盖章的针对李先生投诉的回复意见,称可以证实器官来源的合法性,捐献者的肝功能、传染病全套、彩超等可证实捐献者肝源合格,但未提及医生温某是否收取35万元。6月19日,针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科医生被举报私收35万肝源费”一事,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卫健委很重视此事,正在调查,有结果将告知。

(来源:澎湃新闻)

4. 3名医护被打!这家医院十天

接连发生两起伤医事件

继5月27日一名护士值班时被打伤之后,6月5日,一名医生在工作期间也遭到殴打,一名上前劝阻的护理员同时被打。在短短的十天内,绍兴市人民医院就发生了两起伤医事件。据报道,被打护士叫周红梅,因在维持秩序时,制止陪妻子就医的鲁某插队闯进诊区,不料鲁某突然将保温杯里的水泼向周红梅,随后又用保温杯砸她的头部。被打后周护士因为脑震荡时不时恶心,几乎一周没进食。潘医生被打则是因为在为病人办理出院时,家属在办理万出院手续后又想保留床位,潘医生没有同意此要求,结果患者的弟弟突然朝他脸部打了两拳。旁边护理员上前劝阻,面部也被打中。据媒体介绍称伤医事件发生后,两名打人者均被警方依法拘留并处罚金。

(来源:绍兴网)


医疗资讯

1. 美国17岁少年吸电子烟

口腔内突发爆炸,致下颌骨折

当地时间6月20日,美国犹他州一家儿科医院接诊了一名17岁的美国少年。患者下巴处有圆形伤口,口腔内有大量撕裂伤,下切牙多处被破坏,检查显示粉碎性下颌骨骨折。据悉,该患者在抽电子烟时,电子烟在其口腔内发生爆炸,但并未发出任何警报声。患者已经接受了骨折内固定术和清创术。据研究显示,2015~2017 年,美国有超过2000例患者因电子烟爆炸或烧伤就诊。电子烟协会的创始人表示,很多事故的发生是因为消费者不规范的充电。有医疗人士指出,很多电子烟消费者并不知道电子烟会爆炸这一事实,虽然电子烟上有警告尼古丁上瘾,但并没有任何爆炸的提示信息。

(来源:NEJM、CNN)

2. 3名印度医生被医闹打伤后,

引发全体医生大罢工

6月10日,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NRS医院一名75岁病人在医院死亡,病人家属指责医院疏忽。家属纠集200人大闹医院,导致3名医生受伤,其中一人头部骨折。事件引发加尔各答医生的抗议,医生罢工示威要求改善医院安全。面对医生的罢工,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班纳吉却公开谴责医生罢工行动,其言论进一步刺激了印度医生群体的愤怒情绪,最终从最初的区域性罢工行动,演变成全国性的医生大罢工。面对全国的医生抗议示威行动,班纳吉选择与NRS医院医生代表进行和谈。班纳吉满足医生代表提出的多项要求,保证采取措施保障该州政府医院的安全,并前往医院看望受伤的医生。6月17日,NRS医院医生决定结束罢工,外地医生也结束声援行为,西孟加拉邦中断七天的医疗得以恢复。

(来源:医学界)

3. 女童打狂犬疫苗后死亡,

司法鉴定:系急性脑炎

4月26日17时许,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名三岁女童被宠物狗抓伤右手手指。约23小时后就医,注射一针狂犬病疫苗。数小时后女童发热,4月28日下午经抢救无效死亡。约一周后,涉事医院的同批次狂犬病疫苗被封存。6月18日上午,记者从女童父亲张先生处获悉,家属于近日收到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该鉴定书称,不考虑该患儿因狂犬病急性发作死亡,患儿符合「急性脑炎并发休克、DIC、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来源:中国新闻网)

4. 电动牙刷暴利营销术:代工生产,

仿造品牌,大V“种草”

从2019年3月开始,每次打开微博,上海白领林昕(化名)就有一种被电动牙刷广告支配的恐惧。业内人士回忆,最近一两年时间,市场上一下子冒出了几百个电动牙刷品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回复记者称,2017年和2018年,国内电动牙刷销售额分别达到32亿元和48亿元,同比增长70%、50%。大V们先以个人故事导入,再联系到牙齿健康,最后以发放优惠券收尾。博主根据“咖位”高低,可获得一次性几千至上万不等的酬劳,或是每单抽取几十元佣金。“几乎没有大众消费品能达到电动牙刷这么高的毛利润。”市面上千元左右的电动牙刷,出厂价不过170元左右;价位在300元上下的,成本可能不足百元。而国内两百多个品牌,生产供应几乎全靠二十多家代工厂,品质上其实差异并不大。

(来源:南方周末)


医学前沿

1. 2019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出炉

6月20日,JCR2018(期刊引用报告)出版,依据过去两年间超过8000种SCI收录期刊文章在当前年平均被引用次数得出的SCI期刊最新影响因子终于公布,神刊CA-Cancer J Clin略有下降但仍以223.679稳坐榜首,四大医学期刊排名不变分数略有变动,NEJM自79.258降至70.670,柳叶刀由53.254上升至59.102,JAMA由47.661上升至51.273,BMJ则由23.259上升至27.604。

(来源:梅斯医学)

2. 每周2份酸奶预防男性肠癌

2019年6月Gut上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男性每周吃两份或两份以上的酸奶,可预防结直肠癌的,并降低结肠息肉异常生长的风险。该研究共观察了近9万人的饮食和随后不同类型腺瘤的发展,包括32606名男性和55743名女性。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有5811例男性腺瘤和8116例女性腺瘤。与不吃酸奶的男性相比,每周≥2份酸奶的男性患腺瘤的风险低约19%。而在女性中,酸奶摄入量与腺瘤的发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其背后原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称,这一关联可能有三类因素:一是新鲜酸奶中常见的两种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能降低肠道中致癌化学物质的数量;二是肠道中的酸性环境更适宜这些细菌生长有关;三是酸奶可能具有抗炎特性,并可能减少肠道的“渗漏”,因为腺瘤与肠道通透性增加有关。

(来源:知己未来研究院)

3. 上海儿科“AI医生”上岗,

能看300多种疾病

6月17日,儿科AI医生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门诊大楼上岗,据称能看300多种儿科疾病,覆盖所有普通内科和常见亚专科。该中心副院长赵列宾介绍,通过学习数百万个以往病例,儿科AI医生在辅助导诊、诊前检查、智能诊断上的准确率均超过90%。患者在手机端平台语音或文字输入症状,AI医生会辅助导诊挂号,帮助患者推荐合适的临床医生。如果再选择“接受智能诊前检验服务”,AI医生就会继续详细问诊,推荐必要的检查项目,在后台的临床医生实时审核、确认无误后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开具检查项目单。据观察,AI医生正式上岗后,能为患者节省 1 小时以上就诊时间。

(来源:新华社)

4. 屠呦呦团队发布最新科研进展,

提出青蒿素耐药性的最佳解决方法

屠呦呦先生及其团队在“青蒿素抗药性”和“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证”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引发广泛关注。据新华社报道,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即适当延长用药时间,或者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所谓的‘青蒿素’抗药性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另外,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根据前期临床观察,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超90%、80%。但目前的数据只是临床期数据,期临床数据正在积累中。

(来源:澎湃新闻)



关注消化界,每天更精彩!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