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 “明镜汀”第十二期直播来袭,可回看胃癌HER2检测经验分享
“明镜汀”是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发起,联合 “消化界”倾情打造的消化内镜规范诊疗学术项目,希望能为消化内镜医生提供一个线上学习和交流的早癌诊治学习平台。
“明镜汀”将联合消化内镜、病理、肿瘤等科室专家,针对早癌相关的诊疗、前沿资讯、病例分析以及技术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并定期组织答疑直播,旨在服务于更多相关科室医生,从而惠及更多患者。
新冠仍未完全散去,我们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搭建高效的线上平台,建立更完善的诊疗思路,造福更多患者。
让我们在春天到来之际,“赫”众家之力,敬美好“胃”来!
会议日程
直播观看方式
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扫描二维码提问
专家介绍
徐红 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专家
国家卫健委消化内镜质控专家组专家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消化内镜中心认证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
穆殿斌 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中国医促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专业病理学组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
山东省抗癌协会病理分会主任委员
刘志国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道疾病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健康管理与体检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张勇 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病理专委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协会实验医学病理专委会委员
杨燕 教授
甘肃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MDT专业委员会消化肿瘤临床研究学组副组长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甘肃省联盟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甘肃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甘肃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甘肃省抗癌协会胃癌、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甘肃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崔晶 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第四届遗传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
山东预防医学会消化道疾病筛查与防治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临床病理科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
赵磊 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
黑龙江省医促会结直肠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医促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肛门外科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消化病学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玉英 教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山东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介入诊疗分会青年委员
潍坊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潍坊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
李艳梅 教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第四届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分会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第五届消化疾病分会常务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第六届消化疾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分会理事
王春荣 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河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委
河南省健康促进会消化分会副主委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委
2020年6月5日,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联合“消化界”发起的“明镜汀”消化内镜规范诊疗学术项目第十一期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次会议由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彭贵勇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桥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戚基萍教授、陕西省肿瘤医院袁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贺舜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冯彦虎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吕沐瀚教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付祥胜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邓亮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雄飞教授共同参加了本次线上会议。
第一篇章 胃癌专题报告
袁勇教授分享胃癌HER2检测经验
袁教授在报告中认为,HER2阳性胃癌是一类独特的疾病亚型,需要采取不同于HER2阴性胃癌的诊疗策略和方法。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可以从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HER2基因扩增水平的高低可用来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敏感性和总生存获益,因此,2019年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指南推荐,所有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胃腺癌的病例均有必要进行HER2检测。胃癌HER2状态具有较高的异质性,个别部位活检可能无法反映疾病全貌,液体活检取材方便,能一定程度地减少组织学活检的风险,是难以获得组织学标本进行检测时的潜在替代方法。HER2状态可能随疾病进展或治疗过程而改变,液体活检可以实时监测HER2状态。同时,对于活检标本取材,多点活检有助于减少肿瘤异质性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取材应不少于6块组织,建议取6~8块,同时避开变性坏死部位。最后,袁教授介绍了陕西省肿瘤医院胃癌HER2的检测情况,并倡导胃癌的诊治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贺舜教授分享HER2检测的内镜诊治经验
贺教授从胃癌HER2分子靶向治疗及HER2检测意义、中国HER2检测现状及胃癌HER2检测中消化内镜扮演的角色三方面进行讲解。中国是胃癌大国,且大多数患者(60%~80%)在就诊时已经处于疾病晚期,预后差,中位总生存期小于1年,而分子靶向治疗能将HER2阳性胃癌总生存期延长超过1个月。因此,只有明确HER2状态,筛选出可以从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的人群,才能造福更多胃癌患者。但研究显示,我国胃癌患者的HER2阳性率低于国外水平,同时,由于患者接受率低、HER2总体检测率低以及原位杂交临床检测率低,导致活检标本HER2检测率低。因此,贺教授呼吁内镜医师应加强HER2检测意识,胃癌患者建议都进行HER2检测,内镜下活检标本送检能够提高HER2检测的阳性率,从而使患者受益。同时,内镜复查活检HER2检测应贯穿胃癌治疗全过程。
第二篇章 学术前沿讨论
Q
在内镜下应该如何识别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胃黏膜改变?
付祥胜教授:根据最新的京都胃炎分类,Hp感染分为未感染、感染中及感染过。规则排列的集合小静脉(RAC) 是Hp阴性的内镜特征;内镜下胃黏膜萎缩是Hp阳性的标志性特征,而内镜下胃黏膜地图样发红是患者近期感染过Hp的标志性特征。但是,有研究发现,内镜下判断Hp感染引起的病变准确性与观察者的经验并不呈正相关,还需要联合多种内镜下表现判断Hp感染状态,包括鸡皮样胃炎、黏膜肿胀、斑状或弥漫性发红以及胃底的腺息肉等。
Q
内镜下活检进行HER2检测应该注意什么?
吕沐瀚教授:内镜下活检进行HER2检测,首先应该避免取到变形、溃疡或坏死的部位,多点取材,取6~8块组织,避免胃癌异质性的影响。同时,取材应偏向于病变外侧,而不应该在中心取材。此外,在ESD术后或手术后应尽快将组织标本固定,避免组织自溶影响HER2阳性率的检测。
Q
在内镜下应该如何判断胃癌的浸润深度?
付祥胜教授:根据目前的指南和经验,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主要有四种方法:白光内镜、超声内镜、NBI联合放大内镜以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如CT、磁共振等,其中白光内镜是首选方法,准确率可以达到97%左右。如果白光内镜难以判断病变深度,可以使用超声内镜,但超声内镜的影响因素很多,与操作者的经验密切相关,且很多医院无法开展超声内镜检查,因此,不作为常规的推荐技术。NBI联合放大内镜对于食管及肠道病变浸润深度的判断非常有效,但是对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参考价值有限,主要用于判断病变边界及分化程度。对于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病变,需要借助CT及磁共振进行判断。
第三篇章——胃癌病例分享
邓亮教授——胃多发囊性肿瘤性病变
患者为女性,68岁,因腹痛伴进行性进食后呕吐2月余入院,CT诊断为肿瘤病变,病变侵犯肝左内叶缘、肝门胆管、腹膜后腹腔干血管周围。超声内镜检查及穿刺抽取囊液检查提示,有核细胞数、乳酸脱氢酶、胃蛋白酶原II及CA19-9升高,胃壁出现蜂窝织样改变,结合免疫组化诊断为胃异位胰腺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建议患者手术,手术后病理提示黏液性囊肿,但抽出来的囊液不像典型的黏液性囊的表现,诊断为中高分化腺癌。但肿瘤细胞来源不明确。
熊飞教授——胃体病变一例
患者男性,72岁,3月前患者出现反复左侧腹痛,1月前出现反酸症状,病理提示胃体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息肉样改变,疑似癌性病变。胃镜提示胃体小弯出现0-IIc型病变。NBI联合放大内镜观察发现表面明显隆起,可见结节样发红,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癌变,行ESD治疗,病理复原图提示存在中分化、高分化及低分化黏液腺癌,且在肛侧靠右可观察到黏膜下浸润,同时可见大量黏液。由于患者病变较多,且病变大小超过5 cm,行手术治疗,后顺利出院。
最后,大会主席彭贵勇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彭教授谈到,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使得消化科、病理科及内镜的医生能够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