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出门、多居家;不串门、少聚餐;
2、家居多开窗、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3、外出戴口罩、外出回来洗脸、洗手、用棉签蘸清水淸洗鼻腔;
4、不熬夜,保证每天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杜绝疲劳。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多吃易消化的蒸水蛋、多喝新鲜牛奶。
20.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目前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措施?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为新发的病原体,特效药仍在积极研究中,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性肺炎诊疗方案推荐使用洛匹那韦/利拖那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临床可能会有获益,但具体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性肺炎仍然以早发现、早隔离为主要干预措施。
21. 酒可以减少口里的病菌,喝酒是不是有少少预防新型肺炎的作用?
75%的酒精可以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是真的,但是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纯属谣言,相关专家已辟谣;另外,酒可以减少口腔病菌的说法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22. 大蒜可以杀毒,那大蒜水是不是也可以杀病毒?
目前市面上空气净化器质量、规格参差不齐,无法明确是否有抵抗病毒的作用,不必特意去抢购。倘若家里本来有,可考虑开启。
戴口罩能大大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对他人负责。常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经飞沫传播的病原体,由于大部分病原体被阻挡,病原体的致病性会明显下降,戴口罩后患病机率很低。
医用外科口罩要符合YY-0469-2011或 YY-0469-2010生产标准、医用防护口罩(N95)要符合GB19083-2010生产标准。它印在每只口罩的独立外包装上。不要轻易在街头小巷临时售卖点采购。
26. 口罩分哪些类型,什么样的口罩能有效防治感染?
口罩分为三个标准:
n95是按美国标准NOISH生产,厂家是3M和霍尼韦尔;
FFP2是欧洲标准EN149;
KN95是中国标准GB2626-2006。
凡是口罩上印着执行标准是这三种的都是合格口罩。
N系列是美国标准,KN系列是中国标准,FFP系列是欧洲标准,数字越大防护等级也越高。
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更容易明白些:FFP3>FFP2=N95=KN95>KN90
数字结尾带个V的,表示有阀门。
所有95打头的都是N95系列;90系列也行,90系列没有95的防护等级高,但是也能抵抗90%以上。
1.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由细密立体结构的无纺静电材料制成,带有静电,对各种不同的颗粒物,都能进行有效的过滤,可阻挡95%以上非油性细小微米颗粒。医用n95口罩需要防高压液体喷溅,所以比普通n95更高的标准;以3M为例,型号1860和9132是最常用的医用防护口罩。此外,还有儿童款的1860s。普通人或者不接触高压液体喷溅的医务人员,可以选择符合NOISH标准的普通n95口罩。
N95口罩呼吸阻抗较高,佩戴后呼吸变为困难,呼吸功能较差的小孩、老人及心血管患者不宜长时间佩戴;而且应避免重复使用。
2.医用外科口罩,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中层为隔离过滤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这种高效医用口罩疏水透气性强,对微小带病毒气溶胶或有害微尘的过滤效果显著,可以阻挡70%经飞沫传播的病原体。普通群众日常生活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即可。
3.普通棉纱口罩,不能有效地防护可吸入肺部的细小颗粒,更不能有效防护那些对肺部造成较大伤害的极细颗粒(0.1~1微米)。普通纱布口罩由多层脱脂纱布,仅能过滤较大的颗粒粉尘和病菌。但舒适性较好成本低,可以反复多次清洗,仅适合家居清洁时使用。
1.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纱布,佩戴时白色的纱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佩戴方法:
(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双耳后
(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2.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
常用的N95口罩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生物口罩(蓝绿色),型号1860或9132;一种是防尘口罩(白色),型号8210。市民在购买时应选择防生物的医用防护口罩。佩戴防生物医用防护口罩时,将口罩罩在面部,先将下面的一根橡皮筋固定在脖子上,再将上面一根橡皮筋固定在头上,捏紧金属片,让口罩和面部贴合,不留缝隙。
佩戴方法:
(1)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鼻夹金属条在上方
(2)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5)将双手指尖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带两个口罩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预防作用,但是提升的效果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如果口罩充足,可以考虑同时戴两个口罩。
自制口罩为假冒伪劣商品,不能起到阻挡飞沫传播病毒的作用。
建议口罩一次性使用,普通群众在消毒旧口罩时可能会再次暴露于病原体,有感染风险。
专家表明,不管哪种口罩都有使用期限,一次性医用口罩建议4小时更换一次;医用防护口罩建议使用时限为6-8小时。口罩开封之后建议尽快使用。
32. 外出戴口罩去超市买菜了,回家除了勤洗手,需要清洗暴露在空气中的其他部位吗?比如洗头发?
在日常生活接触中,戴口罩能够有效避免致病;勤洗头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建议的。
33. 出门回家后,把外套等悬挂在阳台等通风处,有去除衣服表面可能沾染到的病毒的作用吗?
把外套悬挂在阳台处通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
34. 快递从武汉发出,会不会通过接触快递传播,收快递需要注意什么?
收快递基本不会被感染,可先用酒精擦拭快递后再接触。
小孩集中在一起上课,比较难管理,是比较容易传染的;若真的开学复课,务必遵守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
36. 现在返程期间,坐火车或大巴等回来风险大吗?交通方式选择哪类风险小?该如何预防呢?
暂不建议人员流动、尽量居家不出门、勤洗手;外出佩戴口罩。
37. 这种病治疗需不需要用激素,治愈率高吗?治疗有没有后遗症?
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性肺炎诊疗方案推荐:根据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3~5天)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d 。
不恰当使用激素会引起很多副作用。部分患者治愈后肺功能可能会有一定程度下降,主要取决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以及病后恢复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型病毒,绝大部分人体体内并没有抗体,目前暂无特效药。人免疫球蛋白是从人血液制品内提取的生物制品,可以提高部分人群机体抵抗力,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暂时无确切证据。
目前,本次疫情所定义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患者共同生活、同室工作学习、同室居住的人员;在诊治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照料人员;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实验室检测人员;同病房的其他患者或陪护人员;与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判定的其他接触情形。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1、居家隔离 独自在一个房间、保持房间通风、杜绝和家人的一切近距离接触;
2、戴口罩、正确洗手、定时淸洗鼻腔;
3、保证休息、睡眠充足,保持心情愉快,要学会自我疏导;
4、加强营养,多喝鸡汤等含盐热汤、吃易消化的蒸水蛋,多喝新鲜牛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也可冲饮维生素C泡腾片;
5、自我测量体温 每天至少测两次体温,并观察症状的变化,特别是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起病的第3、7、10天是关键。如咳嗽、乏力加重、发热明显,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42. 既然病毒没有特效药,可以用我们的中医来治疗试下么?
按照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性肺炎诊疗方案,该类属于中医疫病,可以进行辨证论治来进行中医药干预。
43. 房间内艾叶草熏烤或者使用醋熏考是否具有预防作用?
44. 双黄连口服液真的有用吗?能预防病毒入侵吗?
目前尚无有力证据证明双黄连口服液对该病的疗效。一种药是否对人体有效是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验证过程的,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发现的病原体,即便体外试验证明了其疗效,是否能在人体真的见效还需要相关临床试验提供依据。随着进一步临床研究的开展 ,会为双黄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疗效的问题给出答案。
目前尚不能确定,有待临床证据证实。盐酸氨溴索是通过人工智能药靶筛选发现的具有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潜力的药物,也就是说这只是一个推测,在没有临床试验证据证明其疗效之前请勿自行服药。
46. 听说高温可以杀灭这种病毒,那我多穿几件衣服,加强保暖是否有助于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的确对热敏感,但是需要56℃加热30分钟,普通通过增加衣物是难以达到这一温度的,但是加强保暖,避免受凉伤风感冒,对于抗击病毒是有一定益处的。
47. 双黄连可以抗病毒,那夏双菊、下火王、板蓝根、金银花是不是也有效果?要不要食点药预防?
首先,双黄连抗病毒目前仍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有效,相关专家已经辟谣。其次,关于其他中药及中成药的疗效也暂时是没有确切依据的,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跟风抢购这些药品。正如李兰娟院士提倡的,没毛病不要乱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