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2021-10-20 有人浏览 未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
12月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卫健委”)正式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处长李大川,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周俭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教授出席发布会并作专业解读。
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治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原发性肝癌作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诊治一直受到各方关注。据悉,新《规范》更注重基于临床循证证据来进行更新,纳入了众多前沿新进展,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肝癌诊疗事业的发展。据介绍,新《规范》在以下五方面有重要的更新亮点:
亮点一:诊断接轨国际
在肝癌诊断方面,新《规范》将全面参照2019版肝细胞癌WHO分级系统,全面接轨国际标准,以期通过制度革新进一步加速我国肝癌早诊率,全面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
亮点二:早诊新技术加快临床应用
近两年,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检测技术进一步发展。“液体活检”在肿瘤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展现出重要价值。新《规范》指出,目前基于循环miRNA模型的肝癌检测试剂盒已经多家医院验证,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已进入临床应用。
亮点三:外科治疗升级
近年我国肝癌外科治疗也取得明显进步。包括中国学者的多项研究结果提示,经过选择的门脉高压患者,仍可接受肝切除手术,其术后长期生存优于接受其他治疗。
亮点四:强调系统治疗
新《规范》的系统治疗部分是更新重点。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药物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基于新《规范》的指导,纳入新进展的系统治疗将为中国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亮点五:挖掘中国传统医学潜力
我国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是值得挖掘的瑰宝。在2017版《规范》中,就提及了可使用中医中药治疗改善症状,提高机体抵抗力,减轻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在2019版《规范》中,有1级证据显示肝切除术后接受槐耳颗粒治疗可减少复发并延长生存,这为中医药治疗肝癌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规范化的临床研究以积累更多证据支持中医中药的治疗。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的制定与颁布旨在进一步响应国家号召,并将在未来对规范肝癌诊疗的临床行为、改善肝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