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活检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该怎么办?
何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小知识
上皮内瘤变可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是上皮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表现为在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上明显异常。通俗地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癌前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基本就是癌或接近癌了,它包括重度异型性增生、原位癌、原位癌可疑浸润及黏膜内癌几种情况。
当胃镜或肠镜检查发现病灶,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该怎么办呢?非常确定的是,胃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必须切除的,但如何切除、选择什么方法切除,那就要更加详细地评估病情了。
怎么办?
全面评估
术前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范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选择合理治疗方式的关键。由于活检取材的部位可能较局限、表浅,并不能代表整个病灶的性质,普通胃肠镜检查发现病变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精查内镜(包括放大、色素、电子染色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评估肿瘤浸润的范围和深度,并根据病情完善CT或MRI检查,判断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优选治疗
对于符合适应证的上皮内瘤变和早癌,内镜手术能达到治愈性切除,与外科手术的效果相同,而且创伤更小、并发症少、能保留器官、术后恢复快,现公认为首选治疗方案。原则上,没有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转移风险极低、使用内镜技术可以完整切除、残留和复发风险低的病变均适合行内镜下切除。具体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需由专科医师全面评估后确定。同时,需根据整块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确定是否需追加外科手术治疗。
术后随访
通常情况下,病灶由内镜行治愈性切除后,建议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复查一次胃镜,或6个月、12个月各复查一次肠镜,此后每年复查一次内镜,并行肿瘤标志物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因为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治疗癌症,均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术后随访复查很重要。若存在复发风险较高的情况,则需根据经管医师的建议,密切随访。
★ "温馨提示" ★
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对于以下人群,建议进行癌症筛查:
1、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年龄>40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条: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幽门螺杆菌感染;③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2、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年龄50~7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条:①粪便潜血试验阳性;②既往有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等癌前疾病;③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3、出现消化道症状者:腹痛、便血、黑便、消瘦、腹泻、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等。
参考文献
[1]Imai K,Hotta K,Yamaguchi Y,et al.Clinical impact of colonoscopy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 treated by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J[J].Dig Liver Dis,2017,49(2):207-212.
[2]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北京)[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8).
[3]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7).
作者:林燕芳 来源:福建消化内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