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怎么办?
急性肝外胆道感染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特征
如图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结石嵌顿
——胆总管肿瘤
急性胆囊感染的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东京指南(2018版)
1
-胆囊切除术的时间 -
发病72小时内进行 ?
如果病人经判断能够耐受手术,不管发病时间长短,都应早期手术。对于不适宜手术的病人经胆道引流后手术时间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2
-胆囊引流 -
对于中重度急性胆囊炎及轻度急性胆囊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判断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建议早期或紧急行胆囊引流。主要的引流方法有:
(1)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PTGBD);
(2)经皮肝穿刺胆囊抽吸(PTGBA);
(3)内镜下胆囊引流: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引导下内镜经乳头胆囊引流(ETGBD)和超声内镜引导下胆囊引流(EUSGBD)等。
◎ PTGBD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操作较简单,适用范围较广,推荐PTGBD作为胆囊引流的首选方法。研究表明内镜下胆囊引流(如ETGBD和EUSGBD),与PTGBD相比在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明显区别,并且内镜引导下胆囊引流术后痛苦更少。然而由于内镜下胆囊引流技术难度较高,所以只推荐在内镜技术成熟的医疗中心进行。
◎ 对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或解剖学上难以到达病变位置的急性胆囊炎病人,优先考虑ETGBD,可结合病人情况选择内镜鼻胆囊引流(ENGBD)或胆囊支架置入术(EGBS)。
◎ PTGBA操作更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是PTGBA可能因为胆泥堵塞而操作失败,不确定性较高,因此不推荐其作为标准治疗。
对于服用抗凝药物的病人,建议使用肝素替代治疗并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当INR<1.5时行PTGBD治疗。对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建议如果病人有高危血栓栓塞风险,PTGBD术前可不停用阿司匹林,但需停用氯吡格雷5天以上。对于同时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治疗的病人应避免行PTGBD,建议由内镜技术熟练的医生行ETGBD治疗。
急性胆管炎的治疗
3
-胆道引流-
对于中重度及保守治疗无效的轻度急性胆管炎病人均应予以早期胆道引流。胆道引流一般分三种类型:
(1)外科手术胆道引流;
(2)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
(3)内镜下经乳头胆管引流(ETBD)。
近年来还涌现出一些新的引流技术,如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EUS-BD),球囊小肠镜辅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BE-ERCP)等。
◎ 其中外科手术胆道引流组死亡率最高,指南中完全剔除了外科手术引流的内容,指出内镜下经乳头胆管引流(ETBD)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作为急性胆管炎的一线治疗,可结合临床选用鼻胆管引流(ENBD)或者胆道支架(EBS)。
◎ PTCD和EUS-BD可做为ETBD失败后的替代治疗。但是PTCD的不良反应(如术后出血,胆漏,胆管炎等)发生率较EUS-BD高。若机构拥有技术熟练的内镜医生,建议选择EUS-BD否则应选择PTCD进行治疗。考虑EST有术后出血的风险,单纯胆道引流时不建议常规行EST术。
◎ 如果同时存在胆道结石,对于无凝血功能障碍且未行抗凝治疗的轻中度急性胆管炎病人,可考虑同期行胆道引流及EST取石。若取石困难,如结石较大或多发结石等,建议在胆道引流之后二期行取石术。
◎ 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应充分评估其出血和血栓栓塞风险,若病人存在高危出血风险,以EBS或ENBD替代PTCD和EST进行治疗。
◎ 对外科手术后解剖改变的病人,当机构拥有技术熟练的内镜医生时,BE-ERCP可作为一线治疗,若由于解剖的改变及肠道炎症粘连等致插管失败,推荐PTCD、EUS-BD做为替代治疗。
总结
作者:王云峰 来源:微创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