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怎么被你“作”坏的?这份养胃指南请收好!
早餐不吃、晚上大补,
工作一忙零食替代正餐充饥……
长期这样胃很受伤。
消化科医生提醒:
想养胃,首先不能太“作”。
胃有不适,如何根据症状辨别?
如何养胃护胃?
这份养胃指南转给你身边那个
胃不好的TA!
三个领域专家的护胃方法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肠胃病患者高达 1.2 亿,消化道溃疡发病率 10% ,慢性胃炎发病率 30% ,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 ”。
1
消化内科
注意暖胃,少吃粗粮
胃部也需要保暖
胃有三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
生冷食物(冷饮及生瓜果蔬菜等)、生冷海鲜都是肠胃大敌,会带着寒气进入体内,伤及脾胃。而饥一顿、饱一顿则比生冷食物伤胃更重。
胃肠疾病患者必须做好胃部保暖,健康人除定时定点吃饭外,饮食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以软、淡、素为宜,少食多餐。
注意食物温度适宜,应以“不烫不凉,人体感觉舒适”为佳。
吃饭时细嚼慢咽,肠胃更喜欢细碎食物。通常一口饭嚼二三十下最好。
粗粮吃多不易消化
很多专家强调多吃粗粮的好处,这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误解,以为粗粮吃得越多越好,甚至有些人选择以粗粮代替细粮当主食。
事实上,在消化和吸收粗粮营养时,肠胃需要消耗更多“动能”,负担更大。若粗粮吃得过多,会让肠胃不堪重负。
2
普外科
胃溃疡是“胃亏养”
近年来,肠胃病呈现年轻化趋势,19~35岁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结肠癌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胃出血、胃溃疡等,这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过量饮用高浓度酒会强烈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炎、胃出血。
长期不规律饮食或匆忙进食会引发胃溃疡。
长期摄入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增加胃癌风险。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胃溃疡就是典型的“胃亏养”,因此,胃一定要“养”起来,日常饮食需特别注意小细节。
平时多吃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亚麻油等。
有溃疡等慢性胃肠病的患者,日常要少吃芹菜、红薯等粗纤维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胃癌与结肠癌的诱因正好相反,吃得越好,越不容易得胃癌,但可能导致结肠癌,因为结肠癌的诱因之一就是摄入过多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
所以,“养胃”也要适当。建议早、午吃点高蛋白餐,晚饭则要遵循低脂肪、低蛋白原则。
3
心理科
抑郁情绪最伤肠胃
人体胃肠道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它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是人类最大的“情绪器官”。
焦虑伤心肺,抑郁伤肠胃。因此人一旦抑郁,就容易导致食欲下降、饱胀恶心,或走到另一个极端,出现暴饮暴食,这都是对肠胃的巨大伤害。
情绪低落或心情抑郁时,可适当吃些甜食,如巧克力等,能增加幸福感。
如果不爱吃甜食,可选择坚果类食物,同样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
学会笑,这是给肠胃最好的礼物。
来源:人民日报、生命时报
转自: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