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不完的土三七致肝损伤,科普还在路上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病例一】
患者男性,70岁,一月前开始出现乏力、食欲差,尿黄等不适,后来逐渐加重在当地查肝功能明显异常,转我院进一步诊治。入我院因肝功能明显恶化,考虑肝衰竭。病因不详。经过医院各种血清学检查,基本排除甲-戊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可能性。也没询问出肝损药物服用病史。但入院的CT检查,我们还是看出了端倪。
这是一个“地图”肝表现,肝静脉纤细,呈淤血状态,立即想到最常见的药物性肝损可能,“土三七”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主管医生再次询问病史,患者终于承认,服用自家种植的三七,泡茶服用二月余。病因虽然明确,但由于病情已发展至急性肝衰竭,虽经抗凝、“人工肝”等积极治疗,但病情继续恶化。最后放弃抢救,不治!
【病例二】
患者男性,71岁,因为“上腹部疼痛不适”查肝功能异常入住我院,病人有多年饮酒史,临床医生首先考虑酒精性肝损。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也否认任何药物服用史。入院后CT检查,同样被我们发现问题。这同样是一个肝淤血的表现。
追问病史,病人立即承认有2年的三七泡酒的习惯。为了区别是真三七还是土三七,即日病人家属带来了“三七”。如下图。
这就是菊三七,土三七。
这例患者,经过我们立即修改方案,现在病情已经好转。
【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
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窦、肝小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内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进而形成微血栓,引起肝内淤血、肝功能损伤和门静脉高压的一种肝脏血管性疾病。我国中草药一直被广泛使用。一些含吡咯生物碱的植物,如菊科的土三七、千里光,豆科的猪屎豆,紫草科的天芥菜等,因同样具有止血、止痛等功效,容易与主要产自云南的五加科三七(亦称参三七)相混淆,服用后可能导致严重的HSOS。其中以土三七最常见,五加科三七不含PA,不会引起HSOS。
【临床表现】
PA-HSOS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胀、肝区疼痛、纳差、乏力、腹水、黄疸、肝脏肿大等。患者多数在服用含PA 植物后一个月内发病,也可经过较长时间后出现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严重者合并胸水和下肢水肿。一些重度或治疗无效、病情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可以并发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和(或)肝肾功能衰竭,并可导致死亡。慢性期患者可缺少部分典型表现,或仅表现为顽固性腹水和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对每个个体,不同的使用经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第一例虽然仅使用两月却造成肝衰竭,第二例虽然已经出现肝硬化但肝功能损伤不严重。
这两例给医生最深刻的印象是,最初询问病史,并没有直接问出土三七的服用史,主要是病人并不以为三七泡茶或者泡酒是在使用药物!
作者:谭友文 来源:老谭说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