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疫情下的消化道健康| 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2021-05-11 03: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疫情下的消化道健康| 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警惕菌群失调引起的危害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肆虐全国。2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教授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中提到,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的危重症患者多有肠道菌群紊乱的情况,易引起细菌继发感染,甚至导致死亡。菌群失调不仅是导致新冠状病毒感染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功能性便秘的帮凶。


在此次疫情当中,无数医生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抗疫一线。网上有一张特别火的照片,照片中武汉医生的年夜饭是泡面和蛋黄派,看到这一幕,让人非常心疼我们的医生。但是,心疼归心疼,由于繁重的工作,医生平均摄入蔬菜水果量严重偏少,甚至都没有时间喝水,且长期处于焦虑或精神紧张之中,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便秘的发生。





1. 肠道微生物群参与胃肠运动的调节1



胃肠道内环境(胃肠道微生物群和发酵)、免疫系统、ENS和CNS之间相互联系,一同参与了胃肠运动的调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便秘症状。ENS:肠神经系统,CNS:中枢神经系统。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2. 菌群失衡是功能型便秘的重要发病机制1,2



2016年新修订的罗马Ⅳ分类标准将功能性便秘定义为“肠-脑功能互动异常”。肠道微生物群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途径与肠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对话(“脑-肠-菌群”)2菌群失调可引起肠-脑功能互动异常,从而引起便秘。


1. 肠道中特定菌群可以通过影响色氨酸羟化酶Tph2的表达,调控宿主肠道5-HT的合成,从而影响结肠动力;肠道细菌尤其是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肠道SCFAs,可促进肠上皮内源性嗜铬细胞分泌5-HT。


2. 胃肠道微生物发酵气体,SCFA可影响肠神经系统,调节神经元数量及兴奋性,改变肠道动力。


3. 肠道微生物可调节胃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和()全身免疫屏障,使炎症介导的胃肠道运动障碍正常化。


H2气,CH4甲烷,SCFAs:短链脂肪酸,TLR:TOLL样受体,5-HT3 receptor:5-羟色胺3型受体,TGR5: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


3. 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有益菌含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明显增多3



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老年住院患者(n=42例)及对照组(n=26例),留取2组大便标本进行定量培养和计数;结果显示老年便秘人群肠道中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数量增多(P<0.05),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减少(P<0.05)。


4. 菌群失调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4



所有患者符合罗马II功能性便秘标准,粪便微生物分析包括57名功能性便秘患者,其中中度便秘40例,重度便秘17例,采用标准微生物培养法进行粪便微生物分析。结果显示重度便秘患者菌群失调最显著,64.7%的重度便秘患者双歧杆菌≤107/g粪便,而中度便秘患者比例为27.50%。同时重度便秘患者更可能表现出大肠杆菌和真菌数量的增加,以及存在类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和粪便链球菌。


5. 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


健康的肠道菌群能够抵抗病原菌的入侵,但饥饱失常、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都是为肠道菌群的失调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轻微的菌群失调症状是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作息、改善免疫状态进行纠正的。对于一些依靠机体本身功能无法调理和改善的肠道菌群失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等微生态制剂。


6. 乳果糖是一种经典的益生元5


益生元是一种食物成分(多由人体内酶难以消化的非淀粉多糖和低聚糖构成), 它营养消化道内特定的一群微生物。它们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使之超过有害菌的生长。


常见的益生元有:低聚果糖、菊糖、低聚半乳糖、乳果糖、母乳低聚糖。


乳果糖是一种合成的双糖,用做药物可以治疗便秘和肝性脑病。


7. 乳果糖双重机制:有效缓解便秘,调节肠道微生态6



8. 乳果糖增加便秘患者有益菌-双歧杆菌数量7



随机对照、多中心、平行组研究,纳入65例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乳果糖组n=33(杜密克)或聚乙二醇组n=32(福松)治疗28天,分别在研究前1天,第21天,28天收集患者粪便进行细菌学分析,结果显示乳果糖组粪便微生物构成有明显的变化,尤其双歧杆菌数量,28天治疗后数量明显增加(P<0.002),而聚乙二醇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反而降低。


9. 乳果糖增加便秘患者有益菌-乳酸杆菌数量8



平行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随机分为乳果糖组、乳糖醇组或安慰剂组,每组包括12名健康志愿者,给予每天20 g/d乳果糖、乳糖醇、安慰剂,研究分3个阶(2周基线期、4周服用药物期及3周的随访期)。


10. 乳果糖调节微生态降低肠道条件致病菌8



平行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随机分为乳果糖组、乳糖醇组或安慰剂组,每组包括12名健康志愿者,给予每天20 g/d乳果糖、乳糖醇、安慰剂,研究分3个阶(2周基线期、4周服用药物期及3周的随访期)。


11. 益生元调节微生态降低肠道条件致病菌9



参考文献:

1. Dimidi E et al.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Probiotics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on Gut Motility and Constipation. Adv Nutr.2017; 8(3):484-494.

2. 陈启仪,等.功能型便秘与脑-肠-菌群轴的关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20(12):1345-1347.

3. 余英.老年性便秘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及药物干预性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12):1133—1135.

4. Khalif et al. Alterations in the colonic flora an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and evidence of immune activation in chronic constipation. Dig Liver Dis.2005; 7(11):838-49.

5. WGO Global Guidelines: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2011;1-28.

6. Schumann C. Medical, nutri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properties of lactulose. An update. Eur J Nutr. 2002 Nov;41 Suppl 1:I17-25

7. Bouhnik et al.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arallel-group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lactulose and polyethylene glycol-4000 on colonic flora in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 19(8):889-99.

8. Ballongue et al. Effects of lactulose and lactitol on colonic microflora and enzymatic activity. Scand J Gastroenterol Suppl.1997(222):41-4

9. A?t‐Aissa A, A?der M. Lactulose: production and use in functional food,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Practical and critical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49:1245-53.


关键字: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