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一篇中文综述?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我是一个宅在家里的医学生,大四年级,年前刚刚进入课题组学习。两周前,导师一声令下,要求我撰写一篇中文综述完成杂志社的约稿。说实话,前几年根据课程要求撰写的所谓综述,跟发表级别的要求相比只能算是学术垃圾……但是,导师一声令下,我也只有硬着头皮上!可是我一个大四年级的课题组“新生”毫无正式写作的经验,该如何攻下这一城呢?
在这两周里,我学到了很多。
下面分享一下萌新的进化历程吧!
准备开始
拿到综述题目后,我能够知道的只有一点:这是一个本课题组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丰硕成果的方向。但对于具体的知识和研究进展我一概不知,仅有的学习材料便是——本实验室发表过的文献和前人发表的综述。英文水平一般的话,先从中文综述入手是最好不过的了。
壹
了解研究历史
因为研究进展是随时间推移的,所以不管学习什么内容,我都习惯于在头脑中建立一条时间线:从这一新事物刚刚被发现的时刻开始,按时间顺序将后续的各项研究串联起来。
第一步,我找到了中文综述中描述这一新事物刚刚被发现的句子并记录下参考文献,这篇文献百分之九十九是高引用量的,非常有价值。
第二步,检索筛选需要“精读”的文献。对于综述涉及的研究方向,我们需要了解国内外该领域最知名的专家是谁,需要检索出最新的较权威的综述(影响因子较高),以及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研究文章。对这些文章都要进行“精读”,并需要做好笔记。
我做笔记的方法是新建一个文档,将每一篇文献的重点内容都罗列进去(如下图),并在第一页插入目录以便快速跳转。我在网上也搜索过很多教学贴,看过前辈们推荐的做文献阅读笔记的方法。因人而异,我的习惯是记录如下几项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不是很重要的文章可以挑选着只填部分项目,记得每篇文章都另启一页。
文献阅读笔记模板
这些需要精读的文献要在综述中多次引用,所以必须反复阅读并掌握重要结论。其中,我列出的“基础知识”一栏尤其是针对新手的,很多大家已知的、默认的知识点可能不会在每篇文献中都有详细解释,所以需要我们及时列举出来加以记忆。如果文章没有说清,还需要我们自己及时查找资料,补全知识漏洞。另外,作为提出假设的前提,基础知识也是后续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石。
貳
文献检索
对课题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我们需要对近三年的研究进展有一个概览,毕竟时效性是综述写作的一大要素。那么pubmed走起吧,变换各种关键词进行检索,要充分考虑到同义词和专有名词,通过浏览标题和摘要来进行筛选。因为综述写作需要大量引用参考文献,做好记录非常便于之后正文的写作和参考文献列表的整理。有的同学习惯于Excel列表,或使用文献管理软件。但是经历过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文献管理软件生成的参考文献列表并不总是完美,也有很多文献导出的字段是缺失的,并且投不同的学术期刊可能有不同的格式。总之这样的文献列表是无法达到投稿要求的。所以我的方法依然是建立文档,记录下只需“泛读”的参考文献的标题、年份和主要结论。这个过程要充分利用文稿软件的“样式”功能,统一字体样式,做到整齐美观且一目了然,如下图。同时,我们也要梳理出这一领域的几个重要突破和最新进展。
作为新手,整理精读和泛读文章一定不要怕麻烦,这时候的省事就是写正文时的费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你把泛读的文章大意也记录下来并在头脑中简单梳理后,便能够在写正文时按照自己的写作逻辑得心应手地引用文章的内容。
泛读文献的整理
列提纲
接下来就需要列提纲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老师布置综述写作时会圈定一个范围并告诉我们侧重点,经过检索我们又大致了解到哪些方向是有东西可写的。接下来,需要我们静下心好好梳理综述的行文思路,一切以能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为要。一般的文章需要有一个前言,接下来的正文段落要适当拟定小标题,最后一部分通常是“总结展望”等类似内容。提纲列好后一定记得和老师沟通一下哦,老师会帮助你把握好写作方向,引导你向老师头脑中的逻辑架构靠拢,对你的提纲进行增补或删减等修改。
这里分享一个小技巧。最终成文前,我们不要急于将参考文献以数字的形式插入到文中。因为文章的前后逻辑、语句顺序很有可能要进行调整,而投稿时又要求参考文献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所以一旦更改,带来的麻烦将是——嗯,毁灭性的!!并且,多人合作时,使用文献管理软件生成的参考文献列表会出现各种丢失、乱码等情况。所以,最佳的方式是,成文之前最后时刻再手动整理。那么此前呢?这就是我图片中标为红色的单词的用途了,挑选标题中最独特的词作为代号,在正文的相应位置标注【单词】,极大地规避了参考文献错位的风险。毕竟是经历过了几次改编号的巨大工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也可以使用PMID、DOI等,因人而异。
叁
撰写正文
此时,万事俱备,我们已经在精读经典文献和泛读大量最新进展的过程中,对本课题有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可以根据我们整理好的资料按照提纲撰写正文了。这个过程其实更加轻松一些,但是要注意的是综述的行文风格。很多新手写出来的文章都有很重的“译制片”味道,还有同学的文章就是简单的翻译和拼凑。这就是因为动笔时没能将英文转换为通顺的中文表达。我的方法是,动笔之前回过头来重读几篇中文文献,一定不要怕麻烦。我们可以标画出文中的中文专有名词和表达法,因为每一个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和大量的专业名词,如果出错可就要闹笑话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国内外研究者相继发现”、“我国几个单位的合作研究表明”等等语句都能帮我们尽快调整为中文的表达思路。再如“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RNA截短体(truncated RNA)”、“增效/减效突变(up/down mutation)"等大家都认可的中文专有名词需要正确书写,不能有误。
反复修改
初稿完成后,我们首先要自己进行反复阅读修改,使语句通畅且无误。初稿交给老师后,他会在鼓励、肯定你的同时给予你修改意见,有时也会在你的文稿上大动干戈,增减内容或调换顺序都是很常见的。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也可以主动请求和老师进行线上讨论,腾讯会议和石墨文档都是本实验室常用的网络协作平台。有时对老师的想法并不很理解时,讨论一下便能豁然开朗,必要时我们师生也可以一起在石墨文档云端逐段修改文稿的内容。
最后,当正文得到老师认可后,我们就可以整理参考文献列表啦。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写入文章中,并要明确目标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严格按照要求修改。与老师沟通好投稿期刊后,我们就大功告成了!
作者:片警实验室 来源:片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