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西方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的差异

2021-12-05 01: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东西方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的差异


吴强强 刘圣均 顾于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背景

炎症性肠病在东方国家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并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探讨东西方IBD流行病学的差异,有助于加深对疾病的多因性及异质性的认识。这篇综述旨在总结过去10年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的结果,从而比较东西方IBD的流行病学差异。


方法


通过搜索PubMed,筛选出过去10年基于人群的IBD流行病学研究,并以此作为参考文献进行进一步研究。


结果


01

发病率


东方国家IBD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而西方则趋于平稳。人口密度较高的亚洲国家的IBD病例总数也较高。此外,随着在东方国家检查手段的普及和居民疾病预防意识的提高,IBD的检出率亦升高。


02

病变复杂程度及手术风险


东方国家IBD患者一般合并复杂病变,而东西方IBD患者的病程则较为相似。部分研究表明,亚洲患者更容易出现复杂病变。此外,东方国家IBD患者自发病到被明确诊断时间更长,多项研究表明这可能导致诊断时出现复杂病变的概率和手术风险增加。研究表明东西方人群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手术风险相当,但随着亚洲IBD患者人数的增加,与IBD相关的住院率也在增加。相反,在西方,与IBD相关的住院率已经稳定甚至下降。


03

性别差异


CD在西方人群中为女性多发,而东方人群中男性多发。而在UC的队列研究中并未得到类似的结论。


04

遗传及环境相关的危险因素


既往研究中,西方队列研究中较为明确的环境风险因素包括:母乳喂养、体育锻炼情况及环境卫生,这些因素在东方人群中也起着类似的作用。而其他风险因素如吸烟、抗生素的早期暴露等,在东方队列中并未提示与IBD的发病有相关性。


研究表明:城市化过程中,亚洲地区饮食的变化是导致亚洲IBD发病率上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由于在东西方人群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差异,使得研究东西方饮食因素差异对IBD的发病的影响变得较为复杂。


基因方面,西方研究中明确的基因型-表型关联,如NOD2基因和自噬基因ATG16L1,在东方人群中并不成立。目前东方人群IBD遗传背景的数据尚缺乏。


结论


IBD在东方国家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但是,来自东方国家IBD的队列较为缺乏,未来仍需长期随访研究。考虑到部分遗传及环境的危险因素对东西方IBD患者的影响存在差异,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聚焦于寻找东方国家IBD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原文出自:Mak W Y , Zhao M , Ng S C ,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East meets West[J].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19.



来源:IBD学术派


投稿邮箱:DDP@high-med.com


关键字: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