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CGC2019快讯 ? 纵览消化内镜与介入微创新技术

2022-02-16 01:30 来源:未知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编辑:admin

CGC2019快讯 ? 纵览消化内镜与介入微创新技术应用与进展


以消化内镜、腹腔镜和介入技术为基础的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有些技术已成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有些正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部分疾病治疗的首选。9月28日,2019消化年会微创介入与新技术专场,8位专家将带来有关ERCP、TIPS、NOTES、ERAT等微创技术在不同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和发展。

唐承薇 教授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承薇教授将从整体观讲述“消化微创技术融合与发展前景”。消化微创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消化病学的发展,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当内镜联合介入手术、内镜与腹腔镜合作、不同内镜或介入技术间的融合,使消化微创技术蓬勃发展,患者极大受益。消化微创技术的融合创新了诊治观念,需要培养人才、改善工作条件,给年轻医师更多的培养机会。

胡兵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兵教授将对ERCP创新技术与创新产品进行介绍。ERCP技术距今已经有50余年历史,从最初的低成功率到现在的高成功率、从最初的诊断技术过渡至治疗技术,改变了胆胰疾病诊治模式,部分疾病已经取代传统外科手术。可以说,相较于EUS、ESD更加成熟,而且是内外科均深度参与的技术。虽然国内外均有大量的指南与共识,但仍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胡兵教授团队源于临床发现的问题,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产品:胆道螺旋支架与防反流胆道塑料支架,已获国家专利授权并进行了转化,目前处于申请注册证阶段。


如何尽可能减少ERCP术中的过度透视以保护医生的健康,胡兵教授团队设计出通过闪烁警示灯减少射线照射时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论文在2018年发表在Gastrointest Endosc杂志上,受到广泛关注。

庹必光 教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庹必光教授将对《最新早期胃癌ESD治疗指南及共识意见》进行专题报告。消化道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将近45%,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目前,我国正面临巨大的消化道肿瘤防治压力。消化内镜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早期消化道癌最可靠的手段,并且可以实现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治疗。因此,提高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治水平至关重要。


庹教授首先介绍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分型、组织学分型和分级等定义及内镜诊断。继之将结合我国、日本及欧美的权威专家共识意见介绍规范的早期胃癌ESD治疗适应证以及并发症处理的策略,同时还强调了ESD手术标本处理与病理评估“点对点”对应的重要性。最后对内镜治疗后治愈性评价和规范的术后管理、随访系统的建立均进行详尽的报告。


庹教授认为,虽然规范的早期胃癌ESD治疗能达到消化道早癌微创治疗的目的,但术前完善的内镜下诊断更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ESD治疗是否是一个治愈性的内镜治疗。希望大家在不断提高内镜下ESD治疗能力的同时,更要强调内镜下对消化道早癌精准诊断能力的提升,这更有益于患者的诊治。

供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苓;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刘雪梅

点击图片查看“微创介入与新技术”专题报告日程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年会学术直播页面!

关键字:

大连胃肠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建于1964年,医院占..【详细】

专家团队更多>>
    医院概况 | 医疗动态 | 专家团队 | 诊疗技术 | 康复案例 | 就医指南 | 来院路线
    大连胃病医院胃肠科 © gayy.com.cn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学工街7号
    电话:
    Power by DedeCms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06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