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从理念到模式均出现巨大的变革,其中消化内镜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全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AP早期 研究显示胆道疾病仍然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第一大病因,ERCP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情况把握好ERCP指征和时机。EUS在明确急性胰腺炎病因方面有一定优势,其对胆道微小结石的诊断更为准确;EUS对于AP早期病情判断与预测亦有一定价值。此外,另外通过内镜检查可明确十二指肠乳头病变等AP少见病因。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在内镜直视下早期置入鼻空肠内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改善肠功能。
2. AP后期 消化内镜在AP后期主要是针对胰腺局部并发症进行评估和治疗。目前认为内镜下升阶梯疗法是感染性胰腺坏死治疗的首选方案。我们团队研究亦显示内镜下经皮/经胃引流清创在疗效、并发症、预后等方面优于外科手术清创。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亦具有良好的疗效。对于AP后期合并消化道瘘,也可以通过造影与胃肠镜结合进行诊断,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通过内镜下进行瘘口闭合。我们团队经过多年实践已建立了感染性胰腺坏死微创阶梯式干预流程、AP合并消化道瘘处理流程等AP后期并发症的相关处理流程,形成了我院以消化内科为主的急性胰腺炎MDT协作诊治模式。